[關鍵詞]保證效力
-為了保證保證效力,保證人必須具備債務補償能力。《擔保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擔任擔保人。”
目前,學界和司法界對擔保主體資格的構成要件存在不同意見。有觀點認為,擔保法的規定并不意味著不具備清償能力的人不能擔任擔保人,其訂立的擔保合同無效,而只是擔保人一般應當具備這種能力。保證人的清償能力不構成保證人主體資格的要件,也不構成保證合同效力的要件。① 另一種觀點與上述觀點基本一致,即《擔保法》規定擔保人具有賠償能力,這只是一個提示性條款。意在提醒債權人注意對擔保人賠償能力的審查,不能以擔保人無賠償能力作為認定擔保合同無效的依據,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不如認定合同有效,故無需認定合同無效。② 上述兩種觀點都認為,清償能力不是構成擔保主體資格的重要因素。這樣,只要符合法定主體條件,就可以成為保證人,其作出的保證就是有效的保證。這實際上是對《擔保法》立法意圖的曲解。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顧染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草案)》的解釋中指出:“擔保是一種擔保方式,即第三人是擔保人。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保證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債務。目前,這種擔保方式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主要是擔保人的資格問題。作為擔保人,他應該具備必要的條件,關鍵是有能力代為清償。針對實際問題,草案規定,具有代為履行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擔任擔保人?!薄!稉7ā氛酵ㄟ^后,將“履行債務的能力”改為“清償債務的能力”,比原草案更加準確。償債能力是保證債權不致破產的關鍵。它在擔保主體資格要求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后一種觀點認為,不具備清償能力的擔保合同無效,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因此,沒有必要將清償能力作為保證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這樣做的結果表面上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但實際效果可能恰恰相反,因為即使已經喪失清償能力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為有效,擔保人也不能實際履行清償義務。這種擔保合同只是一張白紙黑字,最好認定其無效,它可以促使債權人在交易中更仔細地審查擔保人的賠償能力,從而有效地減少無效擔保合同的發生。在擔保實踐中,有的擔保人債務沉重,職工工資不能按時支付,但往往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如果這種擔保不被視為無效,如何保護債權人的權利?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擔保無效的,債權人仍然接受的,擔保風險由債權人承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