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留置權能否善意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債務人的動產(chǎn)可以按照合同約定行使留置權。當然,留置權應當是債務人擁有或者依法占有的財產(chǎn)。債務人修理被盜相機的,非債務人所有或者非法占有的財產(chǎn)能否成為留置權的標的,債權人是否可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留置該財產(chǎn),擔保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擔保法司法解釋》全文作了補充規(guī)定。根據(jù)《擔保法司法解釋》全文第一百零八條規(guī)定,“債權人依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chǎn)的,債權人在不知道債務人無權處分該動產(chǎn)的情況下,可以依照《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行使留置權”。債權人根據(jù)合同合法占有債務人的動產(chǎn)。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留置動產(chǎn)。但是,債務人對其交付的動產(chǎn)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的,債權人可以基于對債務人的信托,將第三人的財產(chǎn)視為債務人的財產(chǎn)。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應當被視為善意取得該財產(chǎn),從而取得該財產(chǎn)的留置權。之所以這樣認定,是因為留置權不在于維護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公平,而在于維護交易的安全。債權人接受債務人交付的動產(chǎn)的,不能要求債權人審查標的物是否歸債務人所有。只要留置權人確定留置的動產(chǎn)屬于債務人,根據(jù)債務人占有動產(chǎn)的可信性,債權人對善意取得的不屬于債務人所有的財產(chǎn)享有留置權。《民法通則》和《擔保法》只規(guī)定債權人占有的財產(chǎn)是“債務人的財產(chǎn)”,而不是“債務人所有的財產(chǎn)”。因此,債權人占有的財產(chǎn),被認為是債務人的財產(chǎn),實際上是第三人的財產(chǎn),也應當包括在內(nèi)。確認善意取得留置權符合法律和民法誠實信用、公平的基本原則。當然,在實踐中,善意取得留置權應當限于債權人不知道的事實。除非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綜上所述,債權人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chǎn)時,如果不知道債務人無權處分動產(chǎn),仍然可以依法取得留置權。留置權具有對抗其他物權的效力。對留置權享有其他擔保物權的債權人,不得對抗善意留置權人行使權利。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第二,留置權成立的條件是什么?設立留置權的條件是什么?
1。債權人對動產(chǎn)的占有是留置權成立和存在的前提。因此,如果債權人不占有債務人的財產(chǎn),就沒有留置權。債權人喪失對債務人財產(chǎn)的占有的,留置權消滅。但是,如果債權人因侵權而喪失占有權,他將在訴訟后恢復占有,那么留置權將受到影響。債權人對債務人財產(chǎn)的占有可以是直接占有、間接占有、單獨占有或者共同占有。關于占有的原因,各國民法都規(guī)定占有不應是侵權行為造成的。債權與債權人所占有的財產(chǎn)必須相聯(lián)系,才能確立留置權。這是各國立法的通則。然而,各國的立法和理論對請求權與物權法的關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兩種觀點:請求權理論和請求權理論以及請求權理論。根據(jù)債權債權理論,留置權人對相對人的債權與留置權人請求交付標的物的相對人的債權,必須來源于同一法律關系,是一種牽拉關系。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1條)的有關規(guī)定,企業(yè)之間的留置權不需要具備這一要件。無論債務人是否構成遲延履行(遲延履行是行使留置權的條件),只有債務人的債務達到履行期,即債權達到清償期,留置權才能成立。因為留置權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造成的,只有債務人的債務達到履行期限時,才能確定債務是否履行。債務人的債務尚未達到履行期限的,無法判斷債務人是否自覺履行債務。因此,如果允許留置權,就意味著債務人被迫提前履行債務,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各國民法都以債務人履行的義務作為留置權的條件。當滿足上述三個條件時。留置權一般成立。因此,上述三個條件稱為留置權成立的積極條件。但是,如果存在妨礙留置權成立的情形,即使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留置權也不能成立。所以這個條件叫做留置權的否定條件。妨礙留置權成立的情形有:一是當事人約定排除留置權的適用。留置權是一種財產(chǎn)權,當事人約定可以排除留置權。二是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德。第三,留置權與債權人的債務相沖突。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xiàn)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yǎng)費嗎
2021-02-16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農(nóng)村房屋贈與無協(xié)議書有效嗎
2021-02-23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內(nèi)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事實收養(yǎng)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動合同跟勞務協(xié)議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11工會經(jīng)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diào)崗并降薪
2020-11-30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的概述內(nèi)容
2020-12-0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