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抵押房屋原則上不能交易,但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商一致的,抵押房屋可以交易。相關法律法規《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物權法》自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應當將轉讓所得清償或者交存抵押人提前抵押權人。轉讓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物,但受讓人應當代表抵押權人清償債務,解除抵押權的除外。第一百九十二條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債權的抵押權應當同時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1) 如果開發商未通知銀行或買方,轉讓無效。
根據《擔保法》第149條及有關房地產抵押的法律法規,開發商轉讓已辦理抵押登記的房屋時,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買受人該房屋已抵押。如果開發商未通知銀行或買方,轉讓無效。這是對抵押房屋轉讓的限制。
根據這些規定,開發商必須提前告知銀行,并告知消費者房屋已抵押的事實,否則轉讓無效。(二)銀行可以依法行使抵押權,拍賣房屋償還貸款;開發商向銀行提供擔保或者償還貸款有問題的,銀行可以依法行使抵押權,拍賣房屋償還貸款。因此,對于購房者來說,購買已抵押房屋的風險相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把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的房屋交易手續和開發商和銀行之間的房貸發放手續銜接起來,就顯得非常重要。具體來說,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前,應該得到銀行的明確承諾。也就是說,銀行將密切配合,確保房貸在收到相應數額的房款后發放。理想的解決辦法是在簽訂銷售合同和解除抵押手續的同時,盡量減少兩個手續之間的時間差。總之,購房者只要把握好支付與解除抵押之間的合理銜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購房風險。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抵押房屋原則上不能交易,但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商一致的,抵押房屋可以交易。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如何進行審查
2020-11-15拆遷安置房不滿意可以拒絕接收嗎
2020-12-18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范本
2020-11-24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中關于征地程序和征地補償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