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公允價值的內涵和背景
如果市場不夠活躍,沒有市場價格可供參考,則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由估值模型和其他技術確定,也稱為“估值”。第一部關于公允價值的詳細規定是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2006年頒布的《會計準則第157號》(sfas157[1])。公允價值概念在會計準則中的大規模應用和推廣,源于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存貸危機,1980年至1994年,美國許多金融機構采用會計計量原則——“歷史成本原則”來掩蓋問題貸款。由于未能真實、快速地反映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導致投資者判斷失誤,導致400多家金融機構破產,引發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的教訓之一是,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粉飾了業績,掩蓋了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拖延了解決時間。此后,如何使會計計量為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投資、信用等活動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存貸款危機推動了公允價值會計的發展,2006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頒布的sfas157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計量》將公允價值會計推向了一個高潮。第二,危機下公允價值的發展趨勢。自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對公允價值的批評不斷升溫。美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普遍認為,公允價值計量規則嚴重惡化了信貸危機。在本輪危機中,會計處理過于真實、快速地反映了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隨著危機中住房貸款違約率的不斷上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和CDO等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金融機構不得不計提減值準備,而資產減記直接影響到金融機構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從而促使金融機構加大資產拋售力度,流動性危機和市場信心不足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下跌,進而使市場陷入“交易價格下跌——資產減記——驗資——恐慌性拋售——價格進一步下跌——必須繼續增加撥備,繼續減持股本”的惡性循環。**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前董事長艾薩克公開宣稱,正是因為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許多銀行不得不過度、不合理地減記資產,壓縮了銀行的放貸,進一步沖擊了經濟。二是公允價值支持者的主要觀點。無論從歷史上還是現在,會計信息都具有廣泛的經濟后果。它是經濟管理的工具,反映是會計最基本的功能。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有利于在財務報表中及時反映外部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僅有助于投資者及時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同時也有效規避和降低了企業及其交易人員在歷史成本下的風險,故意掩蓋當前投資或經營成敗的行為,風險暴露的及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及時應對風險,幫助監管部門及時監管風險。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研究總監魏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會計準則不能給企業帶來損失。他只是跟隨市場,而不是引領市場。2008年12月30日,美國證券及期貨事務委員會向國會提交了一份長達211頁的報告《按市值計價的會計準則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第133節)。報告反映了美國證監會的態度:支持公允價值會計準則,提高財務報告的透明度。這是一份對會計界非常友好的報告,也對金融界對會計準則的指責作出了積極回應。報告指出,投資者普遍認為公允價值計量提高了財務報告的透明度,有利于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在2008年銀行倒閉潮中沒有發揮實質性作用。相反,報告將該行的失敗歸因于信貸損失增加、對資產質量的擔憂,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放貸人和投資者的信心喪失。報告雖然不建議廢除現行公允價值會計準則,但仍提出了八點改進意見,并建議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重新評估減值會計模式。金融危機是經濟問題還是會計問題?這是一個經濟問題。在次貸危機中,公允價值確實會使危機暴露得更快,甚至產生順周期效應,但與會計無關。公允價值會計本質上是一個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相反,有效的會計準則有助于解決信息披露問題。相反,如果我們以非市場的方式來衡量資產和負債,可能會導致更大的風險。公允價值只是客觀地反映真實情況。第三,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公允價值是一種較好的計量屬性。
公允價值會計在美國和世界主要國家引起了激烈的爭論,贊成和反對公允價值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有人認為,在金融危機中,以公允價值計量某些金融工具會使市場不斷喪失信心,從而加速其螺旋式下跌,陷入惡性循環。但是不要因為溫度突然下降就抱怨溫度計。公允價值符合財務信息相關性和有用性的要求。它強調交易價格的客觀性和公平性的內在優勢,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與現值相關的信息。雖然公允價值會計在應用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仍然是現有計量屬性中最好的會計方法,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四是公允價值計量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特殊的市場環境下,應增加新的會計政策選擇,如放棄按市價計價原則,糾正市場噪聲與金融產品實際價格的偏差,采用正確的方法區分信用風險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與信用風險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在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為了讓投資者更放心地提供全面真實的信息,從而熨平公允價值計量模型的順周期效應的影響。目前,很多理財產品還沒有活躍的市場。例如,目前銀行所描述的大多數衍生產品都需要自己估值。然而,國際報告準則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嚴重不足。經濟環境和風險狀況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信用狀況的變化,都會導致金融產品估值不準確和公允價值計量較差,這一模型亟待完善。我國公允價值會計的發展必須與當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相協調。既要不斷提高信息的針對性和透明度,又要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完善,銀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外金融市場聯系的深化,公允價值的應用對會計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也為公允價值和風險防范的持續思考和探索提供了實踐機會。筆者認為,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素質的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全面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和實踐將日益完善。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