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告舞弊可分為兩類:(1)人為編造財務報告數據。人工編制的財務報告往往是以報送對象的要求為依據,這有利于企業自身的財務數據。這種形式化手段水平相對較低,如虛減虛增資產、虛減虛增費用、虛減虛增利潤等,但報表往往不平衡,賬表不一致,報表之間的鉤稽關系不一致,前后報表數據不銜接。(2)運用會計方法的選擇對財務報告的相關數據進行調整。由于會計方法的選擇而形成的虛假財務報告,其手段更加隱蔽,技術也更加先進,往往達到了報表的平衡,會計報表、會計科目、會計憑證的一致性。分析復核法是對企業的重要財務指標(如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或趨勢進行分析,重點分析一些異常指標。常用的方法有簡單比較法、比率分析法、結構百分比法和趨勢分析法。通過分析審查,可以發現財務報告中的異常波動,進而發現財務報告中的粉飾問題。關聯交易剔除法是指剔除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計算各項分析指標值。分析的重點是: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平等交換的方式對關聯交易進行財務報告粉飾,是否以公允價值進行交換。在實踐中,應當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合理判斷關聯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分析關聯交易未結算金額占關聯交易總額及未結算總額的比例是否正常。(3) 非經常性損益剔除法將不穩定、不太可能經常發生的非經常性損益從企業利潤總額中剔除,以分析和評價非經常性損益對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是否過大,客觀判斷和評價企業盈利水平和利潤來源的穩定性,主營業務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關注非經常性虧損、利潤項目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及其變化。企業利用資產重組調整利潤時,產生的利潤主要通過這些項目反映出來。此時,運用異常利潤剔除法識別財務報告粉飾尤為有效。現金流量分析法是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凈現金流量總額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判斷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的質量。一般來說,沒有相應的凈現金流量的利潤質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業的凈現金流量長期低于凈利潤,則意味著與已確認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可能屬于不能轉換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表明企業可能存在粉飾財務報告的現象。一般來說,業務風險越高,客戶管理造假的可能性就越大。客戶經營風險分析包括行業分析、戰略分析、過程分析和績效分析。例如,競爭對手分析形成同行分析預期,初步數據分析形成縱向預期,非財務數據分析形成財務預期,一組財務數據分析形成預期,另一組財務數據分析形成預期。首先,我們應該評估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會導致管理權擴張、監管失控、透明度不足,為管理舞弊創造客觀條件。審計人員在評價公司治理結構時,應關注客戶是否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的比例以及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其次,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在評價內部控制時,一方面,審核員應考慮顧客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合理、適當,是否能夠預防、發現和糾正舞弊行為;另一方面,審核員應采用一定的控制測試方法,測試內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實施,并根據測試結果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對管理者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分析管理者的壓力或動機。審計人員應密切關注管理層是否面臨異常壓力,如過度夸大利潤目標,并根據這些目標設計管理層薪酬和獎勵制度,市場份額突然下降,公司市場形象不佳,以及管理層需要改進的關鍵時刻。第二,評價管理者的行為和能力。如管理人員曾經有不誠信記錄,公司往年有舞弊行為,內部控制嚴重缺陷未及時糾正,管理人員過去不配合審計工作或欺騙審計人員等,會計和財務負責人的更替率很高,法律顧問經常被更換。首先,考慮風險因素。審計人員根據業務風險分析結果、舞弊環境和管理層評價結果進行風險評估。其次,考慮異常關系或偏離預期情況。所謂異常,是指審計師的合理預期與財務數據之間的差異。審核員可以使用分析性審查來發現和發現異常。當發現不正常的關系或偏離預期時,表明存在更大的欺詐風險。(5) 編制審計計劃
根據舞弊風險評估結果,編制審計計劃,運用“自上而下”的思路,確定審計目標、審計時間和進度、審計重點和范圍,在舞弊風險高的領域配置足夠的審計資源。(6) 欺詐行為披露后的附加程序如果欺詐行為被披露,審計人員應繼續使用相關的附加審計調查程序,甚至請法務部門協助對欺詐行為進行實際調查。包括:
(1)審計人員已發現所有欺詐處理。審計人員應當將審計過程中發現的舞弊行為以適當方式告知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并將告知的結果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中。有關人員應以適當的方式向上級主管匯報。(2)提供管理建議。審計人員在揭發舞弊者后,需要在后續審計中分析舞弊原因,深入挖掘舞弊的根源,從而發現內部控制和客戶管理的薄弱環節,并向被審計單位提出建議,防止類似舞弊再次發生。三是要重視財務報告舞弊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關注審計成本。在舞弊審計中,不應過度考慮審計成本,也不應通過減少實質性檢驗程序來彌補增加的業務風險分析成本。會計師事務所不能不顧公共利益追求自身利益,否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第二,要注意保密。
我國的職業道德標準要求審計人員考慮“對客戶信息保密”,以確保客戶的利益。采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對客戶的經營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分析,涉及客戶的技術信息、業務信息等商業秘密。審計人員應注意遵守職業道德,保守客戶的商業秘密。但在舞弊審計中,暴露出的一些舞弊行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如貪污、盜竊、挪用資產等,嚴重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審計師不能以“保守客戶秘密”為借口拒絕披露相關欺詐信息。(3) 注意欺詐的跡象。欺詐主要有兩種形式:為組織謀利的欺詐和為組織受損的欺詐。具體表現為:行賄、變賣或轉讓不實或虛報的資產、故意作出不正當的轉讓價格等,都是為了使組織獲利而進行的欺詐行為;將可能獲利的交易轉移給員工或外部人員、貪污腐敗、故意隱瞞或虛報事項或數據等。欺詐是為了破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