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一百零四條的規定,管理費用是指企業在組織管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管理費用,包括公司支出(包括企業的工資、修理費、材料消耗和低值易耗品)(行政部員工)企業董事會、行政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由企業統一負擔的自然減員費、辦公費、差旅費等)、工會費、失業保險費等,勞動保險費、董事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咨詢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地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職工教育費、研究開發費、排污費、盤虧或盤盈(不含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盤虧)、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管理費用屬于期間費用,會計和稅法確認其在當期計入當期損益。但由于財務會計與國稅的原則和服務對象不同,雙方在管理費用的實際處理上存在差異。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應當按實際發生額計入成本費用。本期應負擔但尚未支付的各項費用,作為預提費用計入當期成本費用;本期及以后期間應負擔的各項費用,作為遞延費用分期計入成本費用。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的所得有關的合理費用,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發生的支出,應當區分收入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收入性支出在當期直接扣除;資本性支出分期扣除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不在當期直接扣除。企業的非應稅所得用于支出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相應的折舊、攤銷扣除額。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除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不得重復扣除。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稅法強調真實性原則,不允許扣除未實際發生的費用,而在會計核算中,按照謹慎性原則,允許將部分尚未實際發生的資產減值計入當期損益;稅法強調相關性原則,與收益無關的費用不予扣除,會計核算不強調相關性原則,與所得無關的費用,也應當計入當期所得;稅法強調,將非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相應的折舊、攤銷扣除額。但是,在會計處理上沒有規定將非稅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費用和攤銷不計入當期損益。稅收征管法第二十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軟件,應當報稅務機關備案。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方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有關稅收規定相抵觸的,應當繳納的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按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有關稅收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其財務會計處理方法不符合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可見,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對管理費用有明確規定的,納稅人應當按照規定執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對管理費用沒有明確規定的,納稅人應當遵守有關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納稅人在管理費用的具體項目上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按照稅法規定調整了招待費;是否擅自擴大了技術開發費用的范圍,是否享受了稅收優惠;專項資金是否按規定提取和使用;企業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間支付的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是否違反規定稅前扣除。
如a企業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200萬元。《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經營)收入的5‰。200×60%=120萬元大于2萬×5‰=100萬元,稅前只能扣除100萬元。
土地增值稅所稱房地產開發費用,是指與房地產開發項目有關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從土地增值稅稅前管理費用中扣除。根據現行財務會計制度,這三項費用作為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按成本核算對象分攤。因此,作為土地增值稅抵扣項目的房地產開發費用中的管理費用,不是按照納稅人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實際支出進行抵扣,而是按照《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標準進行抵扣。也就是說,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可以按照轉讓的房地產項目分攤,并有金融機構證明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按貸款利息計算的金額同類商業銀行同期利率。其他房地產開發費用,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價款與房地產開發成本計算的價款之和的5%以內扣除。利息費用不能按照轉讓的房地產項目分攤或者不能提供金融機構證明的,房地產開發費用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價款與按房地產開發成本計算的價款之和的10%以內扣除。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強制措施有滯納金嗎
2020-12-29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執照沒注冊在拆遷地有補償嗎
2021-01-20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