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確定利潤的計算方法利潤確定和資產評估是會計的兩個核心內容。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特定時點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數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的結果。兩期凈所有者權益的差額反映了企業的損益情況。同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獲得營業收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些收支賬目,定期匯總賬簿,聽取記錄,將營業收入與相關成本費用相結合,進行比較,確定企業的經營活動在一段時間內是盈虧的。這就是“利潤決定”的過程。資產評估和利潤確定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結果,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因此,確定利潤有兩種方法,即資產負債表法和損益表法。這兩種方法是不同的,但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第二,什么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資產負債表負債法從暫時性差異的性質入手,分析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最終資產負債表的影響。當稅率或稅基發生變化時,“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必須按照預期稅率進行調整。即先確定資產負債表前期期末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再將當期所得稅費用擠出損益表項目。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一是降低和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1994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雙軌制”模式,實施之初,但隨著我國加入,對吸引外商投資發揮了積極作用對WTO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利好,這種內外結合的稅收政策已不能適應新形勢。國內外企業的不平等稅收待遇給國內企業造成了諸多不利后果,阻礙了國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果出現“假外資”現象,國內企業將資金帶到國外注冊的公司,再通過這家公司回到國內投資,從而享受包括稅收在內的各種外資優惠政策。新增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稅率由33%調整為25%。國內企業負擔減輕,稅率與國外企業相同,會削弱國內企業從源頭上謀取利益的動力。兩會期間,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表示,“兩稅合一”對各類企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有利于大家建立公平、合理、開放的市場環境。此外,證券研究機構專家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大部分上市公司所得稅負擔將大幅減輕,中國股市整體投資價值將進一步提升。亮點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行“行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政策。調整后,將更加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扶持的其他行業和企業,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將獲得稅收優惠,有利于鼓勵自主創新和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產業政策,推進現代農業,加強節能降耗,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將發揮巨大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對需要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第三十二條還規定,企業固定資產因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用加速折舊。專家指出,今后開發區和全國所有地區一樣,只有國家鼓勵的產業才能獲得稅收優惠。根據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公益性捐贈支出占企業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第九條)。這比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原草案規定的10%的比例高出兩個百分點。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說:“這體現了中國進一步鼓勵公益性捐贈、促進社會財富第三次稅收分配的意識和決心,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投資節能環保,或者節能環保項目所得,今后可以享受稅收減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工程所得,可以免征或者減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十四條還規定,企業購買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抵稅。上述知識是小編對“如何確定利潤”問題的回答。確定利潤的方法有兩種,即資產負債表法和損益表法。這兩種方法是不同的,但結果應該是一致的。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申請專利時如何確定保密審查
2021-03-04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