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農業大國,耕地資源匱乏。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特別是城市的快速發展,必然要求農村集體土地。隨著城鄉結合部農村被征地的數量越來越多,由征地引發的糾紛也逐年增多,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有的甚至出現了跳躍式上訪和群體性上訪,給社會穩定帶來了隱患。在法治的今天,政府應該更加重視依法行政,在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問題上堅持“依法、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土地征收是國家與農民集體之間的所有權轉移,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審批權限和程序,將農民集體或者全部土地所有權轉移給國家,對農民集體和個人進行補償。集體土地征收是指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喪失和農民土地使用收益的喪失。因此,在征收土地時,要按照“誰用誰補”的原則,妥善安排被征收單位和農民的生產生活。征地補償不是國家支付的,而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的。這是因為國家不直接使用土地,也不是使用土地的建設項目的直接受益人,而土地使用單位同時具備這兩個因素,因此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由其支付征地補償金是合理的。土地使用單位補償是一項法定義務,是被征收土地使用的必要條件。土地使用單位必須按照法定標準,對被征收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給予合理補償。(1)
2。土地征收具有以下特點:
根據憲法和土地管理法,土地征收具有以下特點:
1。國家建設征地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國家只有行使公共權力,才能因國家建設的需要依法享有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權。國家建設征地是國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即國家建設或公共利益的需要。(2)
3。國家建設征地是國家行政行為,具有強制性。征地法律關系的主體國家與被征地的集體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具有不平等的地位。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國家的征地行政命令。(3)
4。土地補償必須作為國家建設征地的必要條件。為公共利益或者實施城市規劃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當向原土地使用者提供新的土地或者按照征地補償標準給予適當補償。(4)
3。國家征地工作程序。通知征地。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將被征地的用途、地點、補償標準和安置方式書面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通知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征收、種植、建設的土地上的附著物和苗木,一律不接受補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