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劃撥土地使用者提出轉用申請。原劃撥土地的使用者應當先向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申請轉用。
申請時需提交的文件如下:
①土地使用者申請審批表。非經濟組織的,必須附其上級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②國有土地使用證。
③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的合法產權證;
④已劃撥土地使用權發生轉讓、出租、抵押并辦理過戶手續的,必須提交當地市縣土地管理部門的處理意見和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抵押合同;
⑤辦理出讓手續后需要變更土地用途的,應當附城市規劃部門的審查意見。
(2)改造申請審批。政府接到申請后,應當辦理相應的調查審批手續,符合條件的予以批準。這些條件僅指:《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有關條件;出讓土地的實際用途是否與文件、資料一致;是否對鄰居及其本人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產生不利影響;是否發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等行為;租賃、抵押合同的內容是否符合有關規定。(3) 簽訂轉讓合同并支付轉讓費。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后,由政府主管部門(以政府名義)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出讓合同,繳納出讓金。轉讓期限不得超過《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暫行條例》規定的最長期限。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抵押等不同方式,按照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標定地價由土地所在地市、縣土地管理部門按照基準確定地價、土地用途、出讓年限、宗地情況。
有兩種支付方式:直接交付和轉讓、租賃和抵押收入。所得款項用于支付轉讓費的,應當在合同中約定,以定金為基礎,將所得款項用于支付轉讓費和期限。(4) 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登記的內容為:①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由劃撥轉為出讓依據;②劃定地價;③出讓金額;④出讓期限和起止日期;⑤土地用途。同時,根據《土地登記證》,對《國有土地使用證》相應欄目進行變更,將《土地使用證》發放給原劃撥土地使用權人。土地使用者在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前,已經確定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抵押合同的,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的同時,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抵押登記。
上述手續辦理完畢后,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正式轉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讓規則全部使用。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公司的專業意見和專業律師律師網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你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法律來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擇之債不能履行而特定是什么意思
2021-01-07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