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應遵循以下原則:(1)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2)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和照顧子女、婦女權益的原則作出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在夫妻共同財產關系中婚姻家庭,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不受侵犯。”第四十三條規定:“婦女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依法享有與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不受夫妻收入狀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保障離異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從而保障她們最基本的生活來源和生活條件。(3) 夫妻離婚時有利于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原則,對共有財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種養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劃分,應當遵循有利于生產、便于經營管理的原則。比如有的離異婦女遠離原承包地,有的離異婦女沒有經營管理能力。如果允許他們離婚后繼續承包經營原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難度更大,不利于土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離婚調解判決中,夫妻雙方原承包的土地一般分配給有經營、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一方,經營者給予另一方經濟補償。
離婚時,土地經營權的分割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1)離婚婦女繼續承包土地經營權。
離婚婦女與丈夫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有承包土地經營能力的,雙方可以約定。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在判決時,一般在有利于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前提下,將離婚婦女應當承包經營的土地份額從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中劃出,交給離婚婦女經營繼續承包經營直至合同期滿,無需再簽訂合同。(二)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距離較遠,繼續承包原土地,經營管理不方便,丈夫不愿代為耕種的,經丈夫同意,離異婦女可以與本集體經濟組織其他成員簽訂分包合同,將承包經營的份額轉包給他人,取得承包經營的土地收益。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其所擁有的土地確實難以耕種或者轉包,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可以責令其放棄。男方在扣除各項稅費后,按照當地當年(季節)平均土地產量向女方支付土地收入。離異婦女不能或者不愿繼續承包經營土地的,可以按照方便生產經營的原則,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有生產經營能力的男子,男子給予婦女經濟補償。有支付能力的,可以一次性支付;沒有支付能力的,可以分期支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連帶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03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房屋拆遷的裝修費應該給租房人嗎
2020-11-16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2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利益的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1-28拆遷安置房屬于什么房,經適房和拆遷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2020最新四川征地補償是多少錢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