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期限的最新規定是什么:
1。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縮小土地征收范圍,探索制定征收目錄,嚴格界定公益性用地范圍,完善合理、規范、多元化的被征地農民保障機制。政策解讀:國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但現實中,一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的名義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卻將土地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建設等。在農民補償方面,國家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土地安置補助費之和,前三年不得超過土地平均產值的30倍。如果按照農糧用途進行補償,平均每畝毛收入1000元,每畝30倍才3萬元,征收后可以建樓房,每平方米賣5000元!土地使用期長達70年。據市國土部門相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這是國家首次頒發土地使用證拿到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長期限,按照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即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即:,商品房用地(俗話說)工廠區、工業區用地年限為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年限為40年;綜合性或其他用地年限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2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可以自動續期。
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自動續期。”據悉,《物權法》頒布前,根據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按照之前的規定,土地使用權續期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物權法》頒布后,雖然規定了自動續期,但對續期土地使用費的繳納標準和方式沒有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與“草案”相比,“草案”將“免費自動續期”改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但是,如何延長房屋使用權,是否繳納土地出讓金,以及購房人的土地使用期屆滿時繳納多少,目前尚無明確說法。相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期的可能性最大。(江門日報傅超)
3土地使用年限萎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于個別新購住房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資源部門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房地產開發周期長,土地出讓后部分地塊出讓,土地閑置時間長。針對陳女士投訴市區某樓盤土地使用年限縮短16年的問題,該樓盤開發商相關負責人梁經理曾表示,1993年該地塊出讓時,他的公司并不是一手買家。公司2007年接手該地塊時,已經閑置了很長時間。無獨有偶,在江海區,一個“縮水”了16年的樓盤地塊,自1994年首次出讓以來,閑置了10多年。對于閑置時間長的問題,有人認為,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在取得土地后獲得最大利潤,故意不及時開發土地,等升值后再開發。當土地可以出售時,土地的使用年限已經過了很長時間。對此,市國土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國土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有效遏制了閑置土地現象。
房地產開發周期長也是“縮水”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房地產開發商所共有的。他們認為,從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房地產規劃、開發、銷售的正常過程一般需要2至3年,甚至3至4年。面對經濟不景氣,或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文件未完成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會延后較長時間。
一些房地產項目是分階段開發的。三、四期開發后,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更多。
此外,一些地塊在出讓后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公司之間進行轉讓,這也導致土地使用年限的縮短。第二,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準入制度,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租賃和產權能力,明確市場準入方式。
政策解讀: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依靠“賣地”,但土地資源畢竟有限。一些城市在擴張過程中需要并入周邊一些農村地區,這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需要之一。第三,改革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對進城農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或轉讓,改革宅基地審批制度。
政策解讀:宅基地改革試點的基本原則是一戶一房。今后,由于多套房子或閑置宅基地的歷史原因,國家可能采取的措施將是“非常簡單和暴力的”——征稅!超標、面積過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稅!對人均耕地較少、第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原則上不實行單一征稅或者分散劃撥宅基地,但通過集中建設農村公寓和農民住宅小區,實行每戶一房。對于在城鎮落戶的農民,其村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償退出,由村集體購買。河南省出臺政策,要求各市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資金池,對自愿退出宅基地不再申請新宅基地的農民給予一次性經濟補貼。土地使用權變更申請。土地使用者應當填寫《土地登記變更申請表》,說明變更的依據和內容,并提供下列證明材料:
(一)因土地轉讓造成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應提交轉讓合同及相關批準文件。(2) 出讓、轉讓取得的土地用途僅以抵押方式取得的,或者因抵押權終止而權利消滅的,應當提交抵押合同和有關批準文件。(3) 因出售、轉讓地上建筑物及其附著物而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應當提交地上變更后的房屋所有權證。(4) 因地上附著物繼承而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應當提交地上建筑物的房屋產權證書和繼承權公證機關的公證書。(5) 因機構調整、企業合并等原因造成土地權屬變更的,應當提交有關領導部門的批準文件和土地證原件。(6) 因處分抵押物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應當提交有關證明文件。(7) 商品房預售,預售人應當自預售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將預售合同報土地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備案。(8)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出讓金繳納證明及土地證原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合同履行中一方被抓不算不可抗力
2020-11-12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