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判實踐中,由于被拆遷人不知道解決房屋拆遷合同糾紛的訴訟程序,曹忠平經常遇到“走錯路、花錯錢”的現象。為了方便拆遷訴訟,減輕訴訟負擔,有必要了解解決房屋拆遷合同糾紛的訴訟程序。房屋拆遷,是指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為國家建設、城市改造、市容整治和環境保護的需要,以及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搬遷安置等需要,在現有建設用地上拆除房屋的行為,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補償。房屋拆遷合同是指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房屋拆遷條例規定的補償、安置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人(包括被拆遷人、被拆遷人),國有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人和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使用人。當事人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審[2005]9號《關于當事人是否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并就補償安置爭議提起民事訴訟的批復》,拆遷人、被拆遷人、死者、房屋承辦人未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不受理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賠償安置民事訴訟,并告知當事人可以依照《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裁決。《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補償形式、補償金額、拆遷房屋的面積、地點、過渡方式、搬遷期限等不能達成協議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決定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部門。被拆遷人是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訴訟過程中,拆遷人安置被拆遷人或者提供周轉房的,不得停止執行。
當事人因履行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發生爭議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審[2003]7號《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以權屬轉移的形式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明確規定,房屋所有人將房屋出售給第三人補償安置的,拆遷人應當選擇具有特定位置和用途的房屋,業主要求先取得房屋進行補償安置的,應當予以支持。未經拆遷人通知,擅自訂立房屋安置協議,將房屋抵押或者出售給第三人,致使房屋安置協議的目的不能實現的,被拆遷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安置房價款和利息,賠償損失,并要求拆遷人承擔不超過安置房價款兩倍的賠償責任。請求權的行使,可以在兩年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專屬管轄
2021-01-08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