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被拆遷房屋應當先補償后拆遷。被拆遷房屋在簽訂補償協議前被拆遷的,被拆遷人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申請行政訴訟維權。有關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拆遷前應當給予補償。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有補償金額、專用賬戶存儲賬號、產權交易用房和周轉房的位置和面積,等,強制拆遷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區縣房產局向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公示拆遷許可證的相關內容,協商補償安置方案,報區縣房產局裁決,啟動強制拆遷程序行政強制拆遷或司法強制拆遷時未達成安置協議的程序。
上述強制拆遷程序存在兩個缺陷,應相應完善。首先,拆遷法律政策的知情權得不到保障,導致部分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不敢輕易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即使最終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也不一定屬于拆遷人有利于自身的補償方案。一旦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進一步了解政策和法律,他們就會感到受騙。于是,拆遷矛盾上升,拆遷人有了一定的責任。因此,立法應明確拆遷人有義務向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充分解釋拆遷的法律、政策,切實保護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的知情權。二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不成或房屋承租人協商不成后,缺乏調解程序,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安置方案對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有困難或不可接受時,應允許第三方盡可能和平地介入和調解。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提出異議的,由被拆遷人申請政府裁決,然后運用政府強制力予以執行。
由于政府行政權力的過早介入,有不尊重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提出異議的嫌疑。因此,在協商程序結束后,應設立專門的緩沖調解程序,由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在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之間進行調解,促進雙方在公平、公正、公正的原則下達成調解協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努力扭轉利用政府強制力解決拆遷矛盾的被動局面。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被拆遷房屋實行補償后拆除。在簽訂補償協議前被拆遷的,被拆遷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申請行政訴訟維權。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