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協議無效的后果如下:1。協議雙方的身份在法律上無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負責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在實踐中,與未成年人簽訂合同的情況很少,常見的是與老年人簽訂合同。一些老年人后來被證實患有老年癡呆癥。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簽署的所有協議都是無效的。更離譜的是,拆遷人往往不與房主簽訂拆遷協議,即拆遷人往往與被拆遷人的親友簽訂拆遷協議,這也是無效的。在簽訂拆遷協議過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拆遷人,未辦理相關拆遷手續,即不具備拆遷資格的,所簽訂的協議視為無效。
在實踐中,為了趕上進度,在法律程序不完備的情況下,拆遷方往往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在這種情況下,拆遷行為應當確認無效,并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協議無效。第二,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的規定,應當認定為無效拆遷協議;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認定為無效拆遷協議,應將其認定為無效拆遷協議的強制性規定,應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加以考慮。在形式上,房屋依法被拆遷,且當代管理人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安置補償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未經公證機關公證的,形式違法,協議無效。
對文物保護范圍內的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拆除,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應當報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拆除。不報批的,形式上也是違法的,協議無效;內容上,拆遷協議內容與拆遷主管部門批準文件規定不一致的,協議內容不一致的,協議無效,而拆遷補償的形式和數額、拆遷協議中約定的安置面積和安置地點不符合拆遷法律法規的規定,屬于違法行為,協議無效。《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在簽訂拆遷協議的過程中,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都應尊重對方意愿的真實表達。脅迫、欺詐或者利用對方的危險,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表示訂立的拆遷協議,經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認定無效。實踐中,主要是拆遷人威脅被拆遷人或其近親屬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迫使被拆遷人違反真實意思簽訂拆遷協議。
拆遷協議是政府與被拆遷戶就房屋拆遷達成的協議。雙方為補償拆遷時間協議的當事人。因此,雙方必須持有拆遷協議。如果一方不持有,很容易給另一方造成損失。
以上是相關的回答,拆遷協議沒有法律效力,這種情況的后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認定,沒有效力,如果簽字的手段有問題,那么這也可能涉及犯罪的情況,如果你還有其他法律問題,你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現1.9萬噸污泥污染,污染環境構成什么犯罪
2021-02-27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