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房屋征收部門與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當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權利可以得到保護,而維權的主要手段是申請行政復議或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確定產權交易房屋的位置、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房,生產經營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訂立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不明確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該決定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并將于日后公布。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如何規定動遷補償協議的簽訂人動遷補償協議簽訂的第一項內容是明確誰是動遷人和被動遷人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定,合同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的資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在拆遷協議中,如果被拆遷人是公民,應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即年滿18周歲,沒有精神疾病和其他導致其思維異常的情形。同時,他要成為拆遷補償協議的一方,最重要的條件是他應該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非房屋所有人,未經其他當事人授權,其簽署的協議可能無效。主體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依法登記。法人的權力和行為能力始于登記,止于注銷登記。其能力范圍與注冊經營范圍密切相關。超出登記范圍,受國家限制的,不能實施,即使實施,也是無效民事行為。安置補償協議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特殊要求主要針對拆遷人。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件》(以下簡稱《拆遷條例》)的規定,拆遷人應當依法取得拆遷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不具備拆遷人資格,簽訂的安置補償協議可能無效。協議中有其他內容,屬于法人或者組織能力范圍的,該內容有效;約定的房屋拆遷內容不屬于拆遷協議性質;協議中有其他違法情形的,如違反國家總體建設規劃,本協議也可視為無效。因此,在協議的簽訂過程中,確認雙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雙方都具備資格,那么各方的權利就容易得到保護,各方的義務也就容易落實。如果當事人不具備資格,很容易導致意料之外的糾紛,使雙方陷入難以理解的風險之中。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房屋征收部門與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當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權利可以得到保護,而維權的主要手段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買的二手房拆遷了怎么補償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