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公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提起訴訟?
被征收人以征地公告內容與征地批復批準的征地范圍、用途、面積、補償標準等不一致為由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有關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向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征地計劃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及其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土地用途等實施,征用土地的范圍、面積、補償標準、農業(yè)人員安置辦法和補償程序,應當經批準,并在被征收土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公布補償期限。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的鄉(xiāng)鎮(zhèn)進行公示,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xié)調;協(xié)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各項費用。
征地公告的期限是多長
征地公告的期限是六個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自提出意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日期。實際上,托收通知的時效一般有兩種情形。一是公告的法律效力期限為6個月,二是公告的時效期限為10天。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被征收人以征收公告的內容與征地批復批準的土地征收范圍、用途、面積、補償標準等內容不一致為由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lián)
2020-12-07對違法使用區(qū)塊鏈信息服務用戶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24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發(fā)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請求協(xié)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