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公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提起訴訟?
被征收人以征地公告內容與征地批復批準的征地范圍、用途、面積、補償標準等不一致為由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向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a href='http://www.sdjlnm.com/tiaoli/5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征地計劃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及其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土地用途等實施,征用土地的范圍、面積、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補償程序,應當經批準,并在被征收土地的鄉(鎮)、村公布補償期限。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的鄉鎮進行公示,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各項費用。
征地公告的期限是多長
征地公告的期限是六個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自提出意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日期。實際上,托收通知的時效一般有兩種情形。一是公告的法律效力期限為6個月,二是公告的時效期限為10天。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被征收人以征收公告的內容與征地批復批準的土地征收范圍、用途、面積、補償標準等內容不一致為由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于公民扭送的套路貸犯罪案件應當立即受理嗎
2021-03-24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