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征收中如何支付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一個集體范疇,包括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幼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是指國家依法征用土地時,土地使用單位對農民集體土地上附著物造成損害所支付的補償金額;苗木補償,是指國家應當給予的經濟補償土地承包人或者土地使用者,在農作物處于生長期,國家征用土地時未收割的。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地上附著物、苗木的補償費,按照本條例規定,屬于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所有,所有人是個人的,應當向個人支付;所有人是個人的,應當向個人支付屬于農民集體的,付給部分農民集體;所有者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付給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流轉中青苗的補償標準主要是指不成熟的作物或正在生長的經濟樹木。地上附著物是指被征收土地上附著的房屋、其他固定設施、普通林木等附著物,苗木除外。苗木、地上附著物補償,是指土地利用單位因被征用土地上的苗木、地上附著物遭到破壞,向種苗單位、個人和附著物所有人支付的補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苗木、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歸苗木、地上附著物所有人所有。青苗補償是對被征地農民財產損失的補償,所有權原則是誰所有。承包人以轉包、租賃等方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第三人的,青苗補償款歸實際投資所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對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只要該附著物在征地協議簽訂前就已經存在,征地單位應當給予地上附著物所有人一定的補償。事實上,村民和村委會之間對苗木、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的分配爭議不大,這里不討論。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并對被征收的農民進行補償。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特別是郊區出現了大量集體土地被征用的現象。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應當依法足額及時繳納,并為被征地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
根據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當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法官是否應當自動釋明
2020-12-14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舊房改造補償太低,能不能拒絕改造
2021-01-16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拆遷安置房是多少年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