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征用的程序是什么。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是在批準前將征地有關事項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屬于行政不作為。(2)現狀調查與確認。地方國土資源部門應當調查被征收土地的權屬、種類、面積,以及附著于地面的土地的權屬、種類、數量。調查結果應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土地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3) 征求意見,組織征地聽證會。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他們有權就被征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渠道申請聽證。
(4)征地資料的組織、審核和上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征地調查結果、征地補償標準、市、縣人民政府制定的移民安置方案和建設項目的有關資料,依法制定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征地和供地規劃,編制建設用地報送說明(以下簡稱“一書四圖”),經初審報縣人民政府批準經政府批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正式發文批準。(5) 征地審批。市、縣人民政府報送的征地材料,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局)驗收。需要報國務院批準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報國務院批準。(6) 征地通知書。征地項目依法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和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進行兩次征地公告,即:,征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七)兩次公告后被征地農民的權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自提出意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日期。(8)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審批和土地的交付。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公告,公告期滿當事人無異議或者按照有關要求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后,征求意見后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和采納,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為滿足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單位、個人住房和其他不動產。”被征收的土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征地審批權和農用地轉用審批權由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審批。“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其他耕地超過70公頃”由國務院負責審批,“公頃”辦理審批手續。韓先生不必太擔心。政府對土地出讓前的相關程序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村委會無權進行征地,更不用說直接轉讓未辦理征地手續的土地。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幫助,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巖汪湖鎮政府劃撥土地轉讓補辦出讓手續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