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和公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公平正義不僅是每個現代公民所要求的待遇,也是每個公民依法應享有的權利。隨著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農地被征用。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如何公平公正地分配補償費,成為農民十分關心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有關部門應該非常謹慎。筆者試圖從一系列農村土地補償糾紛入手,總結此類糾紛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對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耕地征用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在郊區征用菜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的菜地開發建設資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所有;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組織管理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安置單位支付安置補助費;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向被安置人支付安置補助費或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經安置人員同意的人員。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應當向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支付。但集體土地經營單位未調整其他同數量、同質量的土地繼續承包給農民的,征收土地的,應當向被征地農民支付不低于70%的土地補償費。實踐中,由于土地資源的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無法將其他土地調整給被征地農民或安置需要安置的群眾。他們通常將土地補償費與安置補助費混合,保留30%的待遇后,將剩余的70%分配給村民。大部分村民委員會將70%的補償款分配給村民小組,由村民小組組織發放給村民。少數村民委員會直接向村民支付70%的補償款。有人認為,補償款應該由征地單位直接支付給被征地農民,這樣可以防止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無故扣留村民補償款。筆者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土地補償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管理單位。集體土地經營單位未將其他同數量、同質量的土地調整給農民的,應當向被征地農民支付不低于70%的土地補償款。因此,當村民小組為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時,土地補償費可由村民小組撥付;當村民委員會為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時,土地補償費可由村民委員會撥付;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劃撥方案后,將劃撥方案報送征地單位,征地單位可以根據劃撥方案直接向村民支付土地補償費。根據法律規定,對不統一安置的個人,應當給予安置補助。因此,安置補助只能由征地單位直接支付給村民。
由于業主和種植戶的原因,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分配比較明確。一般來說,沒有大的爭議。爭議主要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分配問題。具體分配方式有兩種:一是無論承包的責任地是否被征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土地責任一律平等分配;二是被征收人承包的責任土地屬于所有權人。在實際分配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往往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決定少數人無權分配征地補償款,從而引發糾紛。第一種分配方法的爭議如下:1。因丈夫是居民而不能將戶口遷往丈夫的已婚婦女,其戶口未遷出,但因結婚而收回其應負責的土地的,決定不以他們和他們的孩子(他們和他們的母親一起定居,沒有得到負責的土地)沒有負責的土地為理由分配土地;2。已按習俗結婚但未申請結婚證的婦女,仍因未申請結婚證而決定不發給戶口。離婚婦女未將戶口遷出丈夫所在地的,因離婚決定不發給戶口。5大學畢業時,戶口會遷回,因為居民和農戶不在同一個村,但原村民小組決定不發放戶口,因為他們已經搬出了小組;6。7戶籍已遷入的已婚婦女,因未取得責任地,決定不發放或少發放。新生兒因未辦理戶籍或已辦理戶籍但未取得責任地而決定不發放的。遺贈扶助協議的受贈人將自己的戶籍和家庭成員的戶籍轉移到遺贈上,使雙方共同生活,照顧遺贈人的日常生活。遺贈分配的責任地已被征用,但因受贈人及其家庭成員不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決定不予分配的。因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生其他糾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對其進行羈押。第二種分配方式的爭議如下:1。承包人死亡后,其繼承人雖不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繼續承包經營責任地。由于部分村民不同意向繼承人支付補償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敢支付。承包人死亡后,家屬繼續承包責任地并繳納相關稅費。責任地被征收后,其余繼承人以履行贍養義務為由,要求在死亡承包人份額內給予土地補償。由于法律規定土地補償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筆者認為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有權參與分配。一般來說,認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依據應當是戶籍,但戶籍并不是唯一的依據。在第一種分配方式中,要注意以下情況:1。在分配土地補償費時,如果以不正當手段進入戶籍,不應確定分配資格。為了達到一定的便利和遷移戶籍,我們不應該確定分配資格。比如,很多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條件都包括戶籍所在地,有的家長把孩子的戶籍遷到親戚家,供孩子擇校;3。父母因上大學、中專而遷出戶口的,仍以集體經濟組織的基本生產資料作為經濟生活的保障。為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2021-02-17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