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住房到非住房的變化是什么。
認定“住改非”:
認定“住改非”時,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根據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衛生許可證等,上述證件通常能直接反映生產經營主體和地點,并能直接識別房屋的實際使用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注冊地與實際經營地不一致的,以實際經營地為準。二是納稅憑證。一般來說,生產經營伴隨著納稅,納稅證明(免稅單位應提供免稅證明)可以表明生產經營活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住房,當然是“由房轉非房”。三是租賃手續。出租房屋應當提供租賃協議、發票、完稅憑證等。四是住房實際使用情況。有的房屋雖然沒有相關證照,但實際用于辦公或生產經營;有的房屋雖然證照登記地在房屋內,但在這里沒有辦公或生產經營。前者應視為“以房養非”,后者則不能享受“以房養非”的待遇。五是作業時間。實踐中,商品房的補償普遍高于住宅。因此,一些經營者為了獲得更多的補償,暫時將房屋改為生產經營,按照“以非代住”的原則,不能要求對房屋進行補償。其次,房改不拆遷如何補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解釋》(第十六條至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三條因房屋征收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應當依法確定房屋征收前的受益、停產停業年限等因素。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根據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做好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緊急通知》的有關規定,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拆遷補償,對拆遷范圍內產權為住宅但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商品房進行補償的經營情況、經營年限、納稅情況等。在實踐中,由于不同地區的基本條件不同,在“以房養非”模式下,住房補償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1。按照房屋的實際用途進行補償,即可以具體認定該房屋確實用于經營用途,按照商品房的具體補償標準進行補償,按照住宅的具體補償標準進行補償。住宅用房用于經營的,應當根據住宅用房是否連續經營、是否有營業執照、是否沿街等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和補償;住宅用房用于經營的,應當依法確定住宅房屋拆遷補償估價金額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估價金額的平均值。從居住補償標準來看,主要原因是居住用于經營時間短,不支持作為非居住補償。
5。住宅部分用于經營的,按商品房補償標準補償,其余按住宅補償標準補償。
以上是對“住房向非住房的變化是什么”的點評,我們可以理解,“住房向非拆遷補償”是拆遷補償中對住房向非住房的具體稱呼。房屋非拆遷補償沒有國家統一標準,具體操作方法主要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家人經濟犯罪會凍結家人的財產嗎
2021-02-28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