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妻子王老漢去世,留下一套尚未還清房款的房改房。長子和次子私下約定,房改房歸長子所有,長子還清拖欠的房款。訴訟結束后,該房屋取得了房產證,登記的產權人是王老漢和余某。2012年下半年,訴訟房屋被納入城市拆遷范圍。余某的母親,余某的二兒子和兩個女兒,三女兒和四女兒,就爭議房屋拆遷補償款的分割問題與長子發生糾紛。后來,余某與二兒子、三兒子、四兒子起訴長子,要求繼承有爭議的房屋。近日,廣西南寧市永寧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
永寧縣某單位原干部王老漢與余某夫妻生下長子、二子、三子、四子。1980年,單位分配給王先生一套公房。1993年國家實行公房改革時,單位批準退休的王老漢購買他居住多年的公房。經批準,王老漢支付了部分房價4371.86元。1994年10月,王先生在病危時立下口頭遺囑:所購房屋由大女兒王先生使用。1994年11月,王老漢因病去世。之后,經有關部門核算,爭議房屋總價為19195.40元。扣除王老漢42年的工作經歷,實際支付的房屋總金額為10872.22元。1995年8月,王老漢的長子、長子和小兒子二生前在父親所在單位的領導下,就父親的遺產問題簽訂協議,約定本案爭議的房屋歸長子所有,而剩余的房款6500.36元應由長子支付。協議簽訂后,老板還清了6500.36元。此后,房產部門出具了糾紛房屋的權屬證明,登記的產權人是王老漢和余某。此后,根據王大哥病危時的口頭遺囑(王大哥生前主要由孫皇后照顧),這座房子一直由王大哥的孫女王使用。
大哥認為,他和二哥簽訂的《關于處理父親遺產的協議》明確了爭議房屋歸他所有,他負責支付所欠房款,因此該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即使協議處分了母親、第三和第四的份額,支付的金額也為6500.36元,占總房價的33.86%。因此,在繼承和分割之前,母親應擁有33.86%的份額。其余66.14%的份額屬于父親和母親的共同財產,屬于父親遺產的份額為33.07%。該份額由母親、第二個、第三個和第四個以及她本人繼承,然而,由于第二個孩子同意他的份額應由最大的孩子繼承,他的繼承份額是33.07%中的40%。因此,大哥聲稱自己有50.395%的房子有爭議,應該得到一半的拆遷補償。對于老板的要求,余某和其他三個孩子都被拒絕了。南寧市永寧區法院認為,王老漢生前雖未付清爭議房屋款,也未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但爭議房屋的購買發生在王老漢與妻子余某關系存在期間,而糾紛房屋的產權人是王老漢和余某,因此糾紛房屋的實際購房人是王老漢及其妻子余某,該房屋屬于王先生夫婦的共同財產。
王老漢去世后,仍欠售房單位的房款6500.36元,在法律性質上屬于王老漢與妻子余某的共同債務。王老漢和余某的共同財產用于償還債務,余某承擔連帶責任。繼承人繼承王老漢遺產的,應當在遺產范圍內承擔債務。作為繼承人之一,大哥預付了6500.36元,具有法律性質。由于大哥的支付行為對糾紛房屋所有權的最終取得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除大哥本人以外的其他所有相關權利都從支付行為中受益。因此,受益人應按照糾紛房屋分割繼承取得的產權比例,分攤返還6500.36元及該款項的利息損失,作為對大哥墊付行為的補償,而利息的計算應以650.36元為本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直至本案生效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大哥說,他支付的6500.6元的房價占了總房價的33.86%,所以在分割和繼承有爭議的房子之前,他應該拿到33.86%的產權份額。作為糾紛房屋的買受人,其支付行為屬于代相關義務人償還購房債務的預付款行為,因此無法取得糾紛房屋的產權,故其主張在法律上無根據,法院不予支持。
由于訴訟中的房屋屬于王老漢和余某的共同財產,應先分割一半的產權份額,即50%的份額歸余某所有,剩余50%的份額作為王老漢的遺產,由余某和老大繼承,第二、第三、第四,即每人的份額是10%。
由于老大與老二簽訂的《父親遺產處理協議》未經余某、老三、老四授權,事后也未得到認可,協議規定爭議房屋歸老大所有,超出了老大、老二自身的權利范圍,損害了余某、老三、老四的合法權益,故本協議對余某、老三、老四無效力,具有法律約束力。但二胎在協議中放棄了房屋繼承權,約定其份額由第一胎繼承,不違法,依法有效。二孩放棄爭議房屋的繼承權后,要求繼承爭議房屋相應權利的主張是毫無根據的,是違背誠信的,依法被駁回。
鑒于第二個子女已放棄其繼承份額,并同意將其份額轉讓給長子,長子應繼承爭議房屋20%的產權。同時,本案中的第三人和第四人僅主張分得糾紛房屋產權的8.75%,并約定余某應在房產范圍內多分得一部分。這一說法并不違法,應當依法予以確認。據此,根據法院的意愿,第三、第四人被判給了糾紛房屋8.75%的產權,多出的2.5%的產權被判給了余某。經核算,余某、老老、老三、老四分別占產權的62.5%、8.75%、8.75%和20%。
由于余某擁有總產權的62.5%,為方便糾紛房屋的管理和辦理相關拆遷補償事宜,余某應當擁有糾紛房屋,余某應當按照房屋價格賠償他人。同時,對于老人支付的6500.36元及相應利息的分攤返還,余某、老三、老四應按其取得的爭議房屋產權比例,分別賠償房款和利息總額的62.5%、8.75%和8.75%。因原、被告雙方同意以318739.97元作為爭議房屋的市場價值,并同意按此價格分割、繼承該房產,故經余某賠償第三人27889.74元、第四人27889.74元、第三人63747.99元后,法院判決爭議房屋歸余某所有三分之一。二是房款及利息6500.36元(利息計算:6500.36元為本金,8月30日起計算,1995年按中國人民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同期基準利率至本案生效判決書規定的履行期最后一日)支付給大哥的,由余某按62.5%賠償,三、四按62.5%賠償,付款總額的8.75%和利息總額的8.75%。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