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現行法律,非國有企業法人無力清償債務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國有企業法人無力清償債務的,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部門。根據我國現行法律,非國有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債務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國有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債務的,可以申請破產,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可見,目前國有企業的債務人并不具備獨立破產申請人的地位。然而,從世界各國的破產立法來看,對破產申請人的這種附加限制卻沒有規定,這是我國破產法中的一個獨特現象。首先,我國國有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經濟管理的職能部門,是國有資產的具體代表。鑒于企業只有資產經營權而沒有所有權,企業主管部門有必要通過控制和監督最終決定企業的生存,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采取措施幫助企業恢復的可能性,從宏觀角度考慮企業破產問題。這樣,更有利于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第三,將上級主管企業的部門置于企業破產決策者的位置,有利于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全面保持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防止企業逃避法律制裁和利用破產手段逃避債務。事實上,這種以國有企業債務人為破產申請人的附加限制條件,具有強烈的計劃經濟色彩。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門職能發生了變化,企業法人獨立性日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破產制度的本質特征。其弊端在于:一是不利于政企分開,不利于政府部門干預企業經營;二是不利于企業加強自身管理。當企業無力清償債務時,由于沒有申請破產的義務,在法律上沒有破產的壓力,因此可能會疏忽企業的經營管理,損害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三是可能使企業不能履行對債權人的義務。國有企業破產,由上級機關批準。無論是否同意申請破產,都可能造成債權人損失的進一步擴大。那么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呢?完全由企業承擔,這是不合理的,由上級承擔,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我國新破產法應確立國有企業的獨立破產申請人地位,排除政府部門對破產申請的真正干預。對于國家認為不應當宣告破產的公有制企業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企業,可以通過破產障礙來防止企業破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廣州盜竊罪刑事辯護律師
2021-01-07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