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現行法律,非國有企業法人無力清償債務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國有企業法人無力清償債務的,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部門。根據我國現行法律,非國有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債務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國有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債務的,可以申請破產,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可見,目前國有企業的債務人并不具備獨立破產申請人的地位。然而,從世界各國的破產立法來看,對破產申請人的這種附加限制卻沒有規定,這是我國破產法中的一個獨特現象。首先,我國國有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經濟管理的職能部門,是國有資產的具體代表。鑒于企業只有資產經營權而沒有所有權,企業主管部門有必要通過控制和監督最終決定企業的生存,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采取措施幫助企業恢復的可能性,從宏觀角度考慮企業破產問題。這樣,更有利于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第三,將上級主管企業的部門置于企業破產決策者的位置,有利于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全面保持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防止企業逃避法律制裁和利用破產手段逃避債務。事實上,這種以國有企業債務人為破產申請人的附加限制條件,具有強烈的計劃經濟色彩。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門職能發生了變化,企業法人獨立性日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破產制度的本質特征。其弊端在于:一是不利于政企分開,不利于政府部門干預企業經營;二是不利于企業加強自身管理。當企業無力清償債務時,由于沒有申請破產的義務,在法律上沒有破產的壓力,因此可能會疏忽企業的經營管理,損害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三是可能使企業不能履行對債權人的義務。國有企業破產,由上級機關批準。無論是否同意申請破產,都可能造成債權人損失的進一步擴大。那么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呢?完全由企業承擔,這是不合理的,由上級承擔,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我國新破產法應確立國有企業的獨立破產申請人地位,排除政府部門對破產申請的真正干預。對于國家認為不應當宣告破產的公有制企業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企業,可以通過破產障礙來防止企業破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2020-11-28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