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9年8月28日,尚、蘇兩人在一審法院判決書上簽字。因雙方未辦理婚姻、房屋權屬登記手續,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執行;《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一條“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完全所有權的房屋發生糾紛,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判決房屋所有權,應當判決當事人使用該房屋根據法律規定,作出了判決。8月29日,該房屋因道路改造被拆遷,政府部門將在拆遷后7日內將相應補償款支付到村委會相應賬戶。為保證其股權不被轉讓,蘇某向法院申請依法凍結尚某的賠償金。一審意見認為,一審法院已經辦完全部訴訟程序,沒有權利也沒有法律義務開展任何訴訟活動。應以不服判決為由,通過上訴方式向蘇某說明,同時向上級法院申請訴訟保全;第二種意見是當事人財產發生了新形式的變化,新情況對蘇某不利,所以蘇某應該向一審法院提起新的訴訟,并在訴前申請保全。
第三種意見認為,蘇貞昌應當向一審法院提出訴前保全申請。作者同意第三種觀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零三條:“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的,在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前,當事人移送、隱瞞的,出賣、毀損財產,必須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采取措施,當事人根據申請或者職權采取行動。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財產保全裁定,應當及時提交第二審人民法院。”本意見適用于“不服一審判決上訴”案件,屬于正常運行的一審訴訟活動和二審訴訟活動的“鏈條”。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財產保全裁定,應當及時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確保當事人的權利受到司法保護。
在收到判決時,共有房屋的狀況沒有改變,但法院判決尚未生效的情況下,一審訴訟已經結束,而在當事人送達判決書的上訴期間,房屋已經“丟失”并兌換成貨幣,當事人群眾極為不安,提出保全措施的要求,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一旦一方單獨獲得房屋補償,就會給生效判決的執行帶來障礙,這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不上訴的“上訴期間訴訟真空”現象,但一審人民法院可能認為案件已經判決,證明審判程序已經結束。當事人已經接受無效判決,沒有異議的意思。一審法院沒有法律規定的訴訟行為義務。訴訟法也沒有明確規定當事人在上訴期間對類似特殊情況應當如何采取補救措施。但考慮到當事人在提起上訴前已向一審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法院應當按照職權受理當事人的申請,并制定相應的強制保全措施,以保證當事人在執行中可能遇到障礙。雙方上訴前與上級法院沒有法律關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糾紛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2021-03-24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拆遷房屋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1拆遷安置房同小區安置房和商品房有什么差別
2021-02-27酒店、超市、賓館等商鋪拆遷具體的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18如何拆遷談判能使被征收人利益最大化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