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公共住房不能作為遺產繼承,那么公共住房的搬遷資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近日,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對呂某三姐妹起訴呂某哥哥繼承遺產的判決作出明確答復。邢先生與早年去世的妻子盧先生育有四女一子。邢某租住公房多年。2004年9月底,該樓被拆除時,邢某的兒子盧某代表母親與拆遷安置部門簽訂了補償安置協議,并從拆遷安置部門領取了13.87萬元補償款。國慶期間,呂某用13.2萬元換了一套公房,房客用自己的名字寫了下來。12月初,邢某因病去世。由于對房屋拆遷安置補償金的處理意見不同,邢某的三個女兒起訴其同胞兄弟陸某,要求依法繼承邢某母親名下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金。邢的另一個女兒顯然放棄了繼承權。原告在法庭上氣憤地說,盧某私自處置了母親的拆遷款,并用母親的錢“買”了房子。承租人還以自己的名義寫了這封信,違背了母親的意愿,剝奪了母親在母親去世前的住房權。他們認為,既然母親已經去世,就有權繼承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款作為母親的遺產。
邢某的兒子呂某當庭解釋說,邢某的母親生前曾多次告訴兄弟姐妹,他是呂家的獨子。如果想買房,她會在兒子家附近買房,如果買房,她會直接“落”在兒子名下,為她百年后回娘家省錢省事。于是,母親給了他所有的房屋手續,讓他辦理拆遷和購房。為了讓母親能住上冬天取暖的房子,在拿到安置補償金后,他迅速更換了一棟公共房產樓,并按照母親的意愿租了下來。目的是使老年人過上舒適溫暖的生活。很遺憾,我母親去世了,不能住在她買的房子里。陸某認為,母親生前已經處分了安置房補償款,因此姐姐主張的繼承對象不存在。更何況,母親租住的公房,產權不屬于個人,所以基于房屋租賃的房屋使用權不能列入遺產,公房拆遷產生的貨幣補償也不應列入遺產。為此,陸某要求法院查明事實,尊重老人的真實意思,駁回了三姐妹的訴訟請求。
法院一審認為,繼承人邢某租用的公房搬遷補償款應屬于邢某的個人財產。由于邢某已去世,她留下的13.87萬元拆遷補償款,應按法定的第一繼承順序由其子女繼承。原告和被告作為第一順序的合法繼承人,應扣除被告為邢某支付的近萬元醫療費和喪葬費,余款由雙方等額繼承。被告人陸某為三姐妹每人支付了3.25萬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鎖骨斷開能否傷殘鑒定
2020-11-25如何有效避免勞資糾紛
2020-11-11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