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和邱于1986年7月20日結婚。結婚期間,雙方于1997年在重慶市永川區勝利路街道辦事處永清村蔡石坳村組建房。房子的主人是邱,共有人是黃。后來,由于銀行貸款,房子被用作貸款抵押。2001年9月10日,雙方同意離婚,但房屋權屬不明。2009年11月9日,**公司根據上述房屋面積和臨時設施,與邱某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和補充協議。雙方同意**公司安置邱某6棟房屋及200平方米的地下非住宅車庫,一次性補償臨時設施6萬元。協議簽訂后,邱某于2009年11月19日將房屋交給**公司拆除,**公司還賠償其臨時設施費5萬元。此外,**公司分配給邱某的房屋尚未動工。
黃某知道后,起訴要求提供3套產房和3萬元臨時設施,**公司履行了協助義務。
[案例思考]
夫妻離婚時,對共有房屋的所有權沒有達成一致。離婚后,一方私自與第三方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對方能否主張產房的物權?
[法院判決書]
黃、邱訴訟中的原房屋是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應為原夫妻共同財產,雙方在離婚協議時應具有相同的所有權該房屋的產權沒有明確界定,原房屋產權證也沒有變更,因此黃先生享有該房屋的共同所有權。因為房屋已經拆遷,房屋產權已經喪失,相應的安置房還沒有建成,新的產權還沒有實現,也不是原有房屋產權的延續。黃先生不能以自己擁有拆遷前房屋的產權為由主張安置房的產權,只能要求侵權責任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分割安置房的理由不能成立。至于**公司賠償邱某臨時設施費的問題,黃某并未表明該費用是**公司賠償其房屋的相關證據,因此應承擔無法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綜上所述,黃某的說法無法成立,也不會得到支持。法院在判決書中引用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即:,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發生糾紛,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根據實際情況判決房屋所有權,由雙方當事人決定。張磊律師認為,該規定針對的是離婚時雙方均未取得所有權或全部所有權的情況。本案中,邱某和黃某是離婚時的房屋所有人,房屋抵押不影響房屋所有權。本規定不適用于本案。
此外,如果離婚時房屋權屬不清,房屋仍歸黃某和邱某所有。邱某未經黃某同意私自處置房屋,需為黃某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當事人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其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承擔不利后果。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