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拆遷補償收入的計稅標準是什么?
企業目前取得的企業拆遷補償收入,企業在搬遷后購置或者建造相同或者類似的固定資產(以下簡稱置換固定資產)的,將上述搬遷補償收入計入各類拆遷銷售收入固定資產,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價扣除企業擬置換固定資產的原價,抵減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金額。企業取得搬遷補償費收入,搬遷后未對性質、用途相同或者類似的固定資產進行重置的,按照上述搬遷補償費收入加上出售各類被拆遷固定資產的收入,減去各類被拆遷固定資產和資產的余值處置費用計入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具體經營方面,取得搬遷補償收入后三年內,性質、用途相同或者類似的固定資產未更換的,在期滿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第一,關于企業所得稅。企業如何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處置所得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第二條規定,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處置所得,應當按照四種不同的方式處理:
(1)企業應當按照搬遷條例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搬遷、處置后恢復原生產經營業務或者新的生產經營業務、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的,準予搬遷、處置所得(二)用企業搬遷、處置所得購置或者建造相同或者類似性質、用途的重置固定資產,或者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者進行技術改造,或者安置職工,扣除固定資產置換、改良、技術改造和職工安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2) 企業沒有固定資產置換、改良、技術改造或者購買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者項目報告的,搬遷收入加上出售各類拆遷固定資產收入,各種拆遷固定資產扣除折現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3) 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處置所得購買、改良的固定資產,其折舊、攤銷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4)企業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者處置收入,自計劃搬遷的下一年起五年內,不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五年內搬遷完成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只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從下一年度起五年內可根據搬遷進度確認搬遷補償收入:1。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原因搬遷。2有新的投資計劃或項目報告。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企業提供了政府的搬遷文件、搬遷協議、搬遷方案和固定資產置換項目報告,根據上述文件,該項收入可以不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顯然,企業當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較多。
企業的“搬遷補償收入”除涉及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及附加外,還涉及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一是被拆遷企業取得的拆遷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和房屋補償費,屬于增值稅范圍,按照《發票管理辦法》屬于開具發票的范圍。拆遷企業應以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具體內容如下:
房屋拆遷后,拆遷企業支付的拆遷補償款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土地補償款,即土地使用權由拆遷企業變更,拆遷企業支付補償款,這是一致的按照財稅[2016]36號文第二部分“房屋補償”附件1第1條規定的“銷售無形資產”增值稅應納稅額度。拆遷企業向被拆遷企業支付的房屋補償款符合財稅[2016]36號文附件一第十四條的規定,視為出售房屋,即被拆遷企業相當于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拆遷企業,這是符合應稅行為的“出售房地產”增值稅。
被拆遷企業向被拆遷企業轉讓土地和舊房屋,為被拆遷企業取得貨幣補償,屬于財稅[2016]36號文附件一第十一條規定的無形資產有償轉讓和房地產所有權有償轉讓行為。因此,被拆遷企業取得補償屬于增值稅應稅行為和對外經濟活動,在收取企業貨款時,應當向被拆遷企業開具發票。二是被拆遷企業取得的停業補償金和搬家費不屬于增值稅范圍,不屬于按照《發票管理辦法》開具發票的范圍。拆遷企業應以拆遷協議和收據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具體說明如下:
(1)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被拆遷企業未銷售貨物、未提供加工、修理、修理服務或者未提供應稅行為而收取的停業賠償金(停業損失)和搬遷費,不存在下列情形:不屬于增值稅范圍又不繳納增值稅的,所以不應當開具發票。(二)根據《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不屬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不屬于在沒有購銷貨物、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情況下開具發票的范圍。被拆遷企業取得的停業補償和搬遷費用不屬于生產經營活動,不屬于開具發票的范圍。上述知識是小編對“企業拆遷補償所得稅標準”問題的回答。相信通過以上知識的普及,讀者對企業拆遷補償的相關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法律問題,想咨詢律師,歡迎您來律師事務所。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