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戶籍宅基地如何拆遷補償。二是拆遷補償和戶籍的相關法律規定。房屋征收補償應當遵循民主決策、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補償工作。我國最新出臺的《國有土地拆遷(征收)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于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通過,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頒布實施,2011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新規定更加注重民意和社會效果。根據新規定,制定計劃時應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因舊城改造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規定的,由政府組織被征收人和社會公眾代表參加聽證會,修改方案。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被征收人數較多的,由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根據新規定,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搬遷和臨時安置補償、生產經營損失補償、補貼和獎勵。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同類房地產的市場價格。除補償外,對符合條件的,還應優先給予住房保障。新條例注重對被征收人的補償,力爭在滿足被征收人的基礎上實施征收。這樣,被征收人此前對低補償拆遷的抵觸情緒就會減少,對征收工作的抵觸情緒就會減少。據相關人員介紹,最新的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條例將于2011年第四季度出臺。專家表示,集體土地拆遷補償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農村來說,農業人口的確定主要以戶籍為依據,而農村有戶籍的人不一定是農業人口,要看他們是否是“農業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有權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承包的農村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或者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土地承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和“戶”的認定也以戶籍為依據。因此,在征地拆遷過程中,這兩種補償主要與戶籍有關。《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被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耕地征收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被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此外,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青苗所有人所有。
“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助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應當支付給被安置人個人,或者經被安置人同意,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補償費的分配辦法根據上述法律法規,耕地征收補償費概括如下:(1)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土地征用補償費四項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要求主要用于失地農民。
(3)耕地征收安置補助費按需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其具體屬性應根據不同情況加以判斷。(四)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所有者。(1)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在實踐中,參照耕地標準來確定這兩項費用的標準過低。為此,國土資源部出臺了《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制定征地區綜合地價,努力解決征地補償標準偏低、征地區地價不一等突出問題同樣的土地,更大的隨意性。但即便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區域地價也變得落后和不合理。因此,我們可以用“不降低農民生活水平”的原則與收集者交涉。(2)農村房屋按地上物體補償。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房屋拆遷應當進行合理補償安置。為解決被拆遷農民的住房問題,應因地制宜給予合理補償,采取多種安置方式。在城市和農村的遠郊區,我們主要采取搬遷安置的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拆遷補償不僅要考慮被拆遷的房屋,還要考慮被征收的宅基地。房屋拆遷按房屋重置成本補償,宅基地征收按當地征地標準補償。”可見,住房補償與戶籍無關。
此時,有些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因此,我們必須區分兩個概念:補償和安置。補償和重新安置往往很困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