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知道其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或者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除十日外,為六個月以上。由于有些行政行為不能直接提起訴訟或提起訴訟,因此應當注意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其次,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有兩種,一種是行政復議后提起訴訟,另一種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例如,復議機關將行政復議決定書郵寄給申請人的,不包括郵寄時間,訴訟期間自簽署之日起計算。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復議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中復議期限是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期限。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情況復雜的,復議期限可以延長三十日。后者以我國《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為依據;根據《行政行為解釋》的有關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申訴。但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行為內容的,起訴期限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但自行政行為作出訴訟期間最長之日起計算不超過五年,不動產訴訟的最長期限不超過二十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比如,政府部門依法對征收決定作出公告,被征收人恰好在外地工作,看不到。他直到六個月后回家才看到公告。然后他聲稱自己“只知道”征收事實,然后對征收決定提起行政訴訟。這種情況不屬于“自知道之日起”的法律情形,因為征收決定公告是向特定人群作出的,只要大多數人知道征收公告,并非人人都需要知道。但是,政府部門對某一人作出具體的文件,如《土地決定移交令》,必須讓該人知道該行政行為。
拆遷權的保護需要很長的時間。拆遷后,如果你擔心自己的損失,覺得需要維權,應該找律師幫你。我們不知道拆遷權的有效期和相關法律法規。我們可以請律師律師網幫助我們修改協議的內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