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因商業目的需要征收的,征收違法的,被征收人有權拒絕征收。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實行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它是全民所有的,即國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為了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第七十八條無權批準征用或者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違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使用土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用土地的,批準文件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批準或者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違法批準征用、使用土地,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國家主管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被征收地與集體組織的地位不平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行政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不需要被征收人與土地所有人約定。土地征收集體組織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方面,土地征收并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愿一致的民事行為基礎上的,而是具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并不準確。土地征收與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二者都是行政機關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公訴。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理由。土地征用必須以補償為基礎。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對被征收的農民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補償,保證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因商業目的被征收的土地,如果征收違法,被征收人有權拒絕征收。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