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拆遷返還的宅基地是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家庭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農村村民建房要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盡量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農村村民居住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審批;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的有關規定
對土地征收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收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得到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第二,農村宅基地申請條件。因子女結婚等原因,需要分家,缺少宅基地的;
2;因自然災害發生或預防、村鎮規劃實施、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等原因,需要快走。農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宅基地:
1、不滿18周歲的;
2、原宅基地面積達到規定標準或者能夠滿足家庭需要的;
3、出售或者出租村里的房屋。
以上是對“拆遷補償宅基地能否轉售”相關法律規定的回答在小版的魯巴網. 可見,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拆遷返還的宅基地是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允許轉讓。我希望這些能幫助你。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您可以進行法律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如何處理
2021-01-26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