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一)對行政拘留、吊銷、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等行政處罰不服的,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違法財產、罰款、警告等;(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其他行政許可決定不服的;(4) 對行政機關作出的確定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5)對征收征用決定和補償決定不服的;
(8)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9)認為行政機關非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非法要求履行義務其他義務;
(十)認為行政機關未依法支付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社會保險金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不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的(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等其他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起訴的其他行政案件。二是如何判斷補償標準是否合理,是否降低了現有的生活水平,是征地還是拆遷,在基本要求上,確保被征收人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這是征地拆遷的底線。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得到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2。是否按照先補償后拆遷的方式進行拆遷,是指政府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拆遷,必須經過正常的程序,即:,房屋拆遷在征得被拆遷人同意并給予全額補償的基礎上進行。對于商業開發,開發商和業主必須先協商,達成協議后才能進行拆除。
在拆遷過程中,一些地方為了追求拆遷進度,在沒有充分共識的情況下,用行政手段要求被拆遷戶先放棄房屋,在房屋被放棄或拆除后再協商,這往往會引發諸多補償糾紛。《征收與補償條例》明確“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并進一步明確“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補償費應當全部到位,存入專門賬戶,專款專用。”。至于之前施工單位實施的賠償,很容易出現推委、違約等不負責任的行為。《征收與補償條例》明確提出,現在建設單位由政府代為征收,政府也要滿足這一要求,確保搬遷前補償到位。
3。是否按照周邊地區的市場價格進行補償本市房屋補償有兩種方式:一是房屋置換,同一區域內拆遷的最低金額,補償的最低金額;二是貨幣補償,最低是周邊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對被征收房屋的價值進行補償,補償金額不得低于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同類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進行評估確定。
如果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如果是房屋拆遷,當事人也可以關注當地的拆遷補償標準,以免簽訂協議后發現標準過低。面對拆遷補償標準過低的局面,該怎么辦?我們還應該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律師網找律師幫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完婚宴就分手退男方彩禮嗎
2020-12-15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