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含義是什么?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是指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者之間對現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不應包括所謂的土地所有者與土地使用者之間的首次流轉。正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不同于出讓,農村土地承包不同于轉包一樣,它們遵循的規則、條件和要求也不同。準確界定“流轉”對我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制度的建立,對未來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監管,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模式是推進農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經營的必由之路。我國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實行聯產承包,農民分為三類,即土地承包。但由于土地不統一,大片土地被分割成小塊。土地分割留下的種種弊端,嚴重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產量的提高。如何使土地集中連片,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讓以舊換新這種最原始的交易方式,走進農民的視野。在市場利益驅動和政府引導下,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給大戶、業主或企業法人。租賃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雙方商定。承租人取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經營權,出租人每年以實物或貨幣形式取得土地經營權租金。其中,有大租戶型、公司租賃型、反向租賃型等。股份制又稱“股份土地制”或股份合作經營,是指在堅持承包人自愿參與的基礎上,以承包土地經營權作價設立股份公司。在土地所有權的過程中,要實行農村土地經營的雙向選擇(農民與公司分享土地后,可以繼續參與或不參與土地經營)。農民可以憑借土地承包權擁有公司股份,并可以按股份分紅。這種形式最大的優點是產權清晰,利益直接。長期以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以價值形式存在的。農民既是公司經營的參與者,又是利益的所有者,這是當前農村土地流轉機制的新突破。4以宅基地換住房、以承包地換社保5項。建立“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轉和分配模式。這種模式是農民以土地經營權為股份,組建合作社。按照“群眾自愿、土地所有權、集約經營、利益共享、利益保護”的原則,村里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根據民主原則,合作社統一管理土地,不再由農民單獨管理。合作社隸屬于生產經營龍頭企業。
以上是律霸組織的相關知識。如果您有更多疑問,可以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也可以直接委托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幫助您走出法律困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公務員能接受農村拆遷賠償嗎
2021-01-01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錢
2021-03-10鄉鎮政府有權進行征地拆遷嗎
2020-12-30國有土地上的私房,離婚后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