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出讓金不是收入,而是土地使用者向國家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的70%用于當地耕地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方式繳納國有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本法施行以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費的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全部用于耕地開發。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
根據《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本著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政府作為合同中的出讓人,與土地使用者即合同中的受讓人具有同等的地位。只有雙方同意,轉讓合同才能成立。雖然政府在合同中表達了國家意志,但合同中的國家意志只是土地所有人的意志,對另一方不是強制性的。未經受讓人同意,國家的單方面意愿既不能構成合同,也不能約束他人。轉讓合同規定了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轉讓人與受讓人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訂。違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目的是設定房地產權利。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的目的是取得特定土地的占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政府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是為了實現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分離。受讓人在支付出讓金的前提下,取得土地所有權的部分權利和功能,實現用益物權的目的。因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不僅是民事合同,而且是民事合同中的物權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項重要的合同。《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土地使用者繳納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因此,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只有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登記證和土地使用證后才能發生。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出讓金不是收入,而是土地使用者向國家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的70%用于耕地開發。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什么是贍養
2021-03-01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