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出讓金不是收入,而是土地使用者向國家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的70%用于當地耕地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方式繳納國有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本法施行以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費的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全部用于耕地開發。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
根據《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本著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政府作為合同中的出讓人,與土地使用者即合同中的受讓人具有同等的地位。只有雙方同意,轉讓合同才能成立。雖然政府在合同中表達了國家意志,但合同中的國家意志只是土地所有人的意志,對另一方不是強制性的。未經受讓人同意,國家的單方面意愿既不能構成合同,也不能約束他人。轉讓合同規定了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轉讓人與受讓人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訂。違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目的是設定房地產權利。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的目的是取得特定土地的占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政府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是為了實現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分離。受讓人在支付出讓金的前提下,取得土地所有權的部分權利和功能,實現用益物權的目的。因此,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不僅是民事合同,而且是民事合同中的物權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項重要的合同。《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土地使用者繳納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因此,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只有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登記證和土地使用證后才能發生。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出讓金不是收入,而是土地使用者向國家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的70%用于耕地開發。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2021-03-22民法典規定的維修基金有途有哪些
2020-12-29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