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在人均土地少、不能保證家庭擁有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措施,保障農村村民按照省規定的標準有房住,自治區、直轄市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
農村村民建房,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不占用永久性基本農田,盡量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要統籌合理安排宅基地使用,改善農村村民的居住環境和條件。農村村民居住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批;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售、出租、贈與房屋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國家允許農村村民依法自愿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充分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房。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的改革和管理工作。
[解讀]
宅基地是指已經建房、建房或決定用于建房的土地,包括已經建房的土地、建房但沒有覆蓋的土地、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建造房屋的規劃用地。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劃撥給其成員的用于建房和從事一般生產勞動的集體土地的使用權,不受使用期限的限制。
[應用程序]
1。什么是“一戶一宅”制度?
農村住房建設實行“一戶一宅”制度。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根據實際情況不得超過各省規定的標準,并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對于“一戶多房”和空置房,農民應該騰出剩余的宅基地。對新居建成后應退出舊宅基地的,要采取簽訂合同等措施,確保老房子按期拆除、舊宅基地移交。農村村民只能用本集體經濟組織擁有的集體土地建房。因此,農村居民只能在戶籍所在村(村民小組)申請宅基地,不能在其他村(村民小組)申請宅基地。農村村民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建房的,應當申請使用國有土地;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宅基地。之所以實行“一戶一宅”的法律制度,還是基于我國土地少、人口多、耕地資源稀缺的現狀。因此,有必要通過建房來減少對耕地的占用,提高農村土地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集體經濟組織能否無償收回權利人取得的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是免費的。權利人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后,應當積極使用。權利人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后長期不使用宅基地的,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后兩年未建房的,或者房屋倒塌、被拆除兩年以上不再使用的,視為放棄使用權右邊。為了有效利用土地,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收回的宅基地,已登記的,由集體經濟組織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注銷土地登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保與合同一起才算工齡嗎
2021-03-05村干部選舉新規定有哪些
2021-03-05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