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車輛如何投保?機動車關聯經營是客運、貨運領域普遍存在的經營現象。受國家交通、車輛管理、財稅等政策影響,一些個人實際購買的車輛,為了獲得線路管理權和更多的運輸資源,將自己的車輛登記在運輸企業名下,以關聯企業名義進行運輸作業。關聯企業負責這些車輛的登記、年檢、保險和運營手續,然后收取一定的管理和服務費用。附著車輛作為營運車輛,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超速、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這給交通事故埋下了很大的隱患。交通事故一旦發生,將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實踐證明,關聯經營模式給關聯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營風險。基于此,為分散經營風險,關聯企業將在與實際車主簽訂的《車輛關聯協議》中約定以下內容:乙方(實際車主)車輛保險及其他工程保險必須由甲方(關聯企業)代表保險公司辦理所有費用由乙方承擔。發生行車事故的責任和費用由乙方承擔。事故費用按保險公司有關理賠辦法賠償后,不足部分由乙方以車輛拍賣金和個人家庭財產彌補,甲方不承擔責任。關聯企業通常要求車主除購買強制保險外,還需為關聯車輛購買足量的第三者責任保險,而由關聯企業“統一辦理”的保險通常有以下兩種模式:1。實際車主作為投保人直接繳納保險費,關聯企業為被保險人。關聯企業先向實際車主收取保險費,再向公司繳納保險費,由關聯企業作為保險合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附著車輛事故時有發生,一旦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車主與第三人(受害人)很難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大多數糾紛將進入司法程序。基于對附著車輛侵權責任問題的不同理解和理解,法院的判決也有所不同。有人認為實際所有人是車輛的實際所有人和使用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有人認為應當采取法定登記原則,由關聯企業承擔賠償責任;有人認為實際所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關聯企業從中受益的,應當承擔事故損失的連帶賠償責任。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司法文書對事故責任主體的認定不同,使得侵權賠償后的關聯車輛保險索賠更加復雜。例如,某關聯車輛在保險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投保人是實際車主,被保險人是企業關聯車輛,在關聯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情況下。經法院協商或判決,所附車輛的實際所有人賠償了第三人,第三人也向實際所有人出具了賠償證明。接下來,是時候根據第三者責任險向保險公司理賠了。請參見以下三種索賠。關聯企業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保險公司將不予賠償,理由是,從相關賠償證明來看,履行賠償義務的主體不是被保險人(關聯企業),被保險人未因事故遭受任何損失,無損失即無賠償,關聯企業不能向保險公司索賠。實際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不予賠償。原因是,關聯車輛雖已投保第三者責任險,但實際車主并非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不能受到保險合同的保護。因此,保險公司無權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金。C、 如果關聯企業和實際所有人與保險公司一起索賠,則必須聲明保險標的為關聯車輛,保險公司仍可拒絕賠償。原因是,實際車主不是被保險人,不能受到保險合同的保護,而關聯企業由于在保險標的物上沒有保險利益,因此無權索賠保險金(見《保險法》第四十八條)。根據《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結合損失賠償原則,在財產保險中,要獲得保險賠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是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三。由于保險事故的發生,他遭受了財產損失。由此可以看出,保險公司拒絕賠償的上述理由是有法理依據的。當然,也有觀點認為,關聯企業收取關聯車輛的服務費和管理費,因此對關聯車輛具有保險利益。相反,掛靠車輛的損壞和侵權賠償由實際車主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掛靠企業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失,因此掛靠企業對掛靠車輛沒有保險利益。目前,對保險利益的研究非常有限,在保險司法實踐中,關聯企業對關聯車輛是否具有保險利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掛靠車輛作為高風險車輛,需要更多的保險保障,但真正的問題是掛靠車輛容易投保,難以得到賠償。原因是車輛的所有權和性質不清楚。機動車關聯經營有其獨特性和合理性,并可能長期存在。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一家保險公司形成更為科學的關聯車輛承保理賠設計方案。筆者認為,如果保險公司不能重視和區分“掛靠車組”,保險糾紛將不可避免,最終的結果是失去業務和聲譽。結合兩起關聯車輛保險糾紛案件,筆者對關聯車輛保險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議供大家討論。1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盡量說服法院增設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對于責任保險被保險人造成的損害,保險人可以依法或者依照合同直接賠償第三人。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對第三人造成損害,確定被保險人對第三人的責任的,保險人應當根據被保險人的要求,直接向第三人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有過失索賠的,第三人有權就應當賠償的部分直接向保險人索賠。附屬車輛的車主、附屬企業被法院起訴要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時,如果有第三者責任保險,應積極與原告(受害人)和法院溝通,提供車輛的保險信息,盡量讓法院增設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這樣,無論法院認定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是誰,都會首先要求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直接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避免了因重新理賠可能產生的糾紛。2附屬車輛投保時,實際車主應盡可能為被保險人。在以往的司法案件中,實際車主作為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比例占65%以上。有鑒于此,關聯車輛投保時,實際車主應盡可能成為被保險人,這樣既保證了車主、使用人、侵權責任承擔人和賠償人的一致性,又避免了保險索賠中的相應糾紛。三。第三人在履行賠償義務時,應當出具相同的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