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因年齡錯誤終止的,保險公司是否有權終止合同。1997年5月,該單位職工付某因交通事故死亡。他的家人拿著單位出具的介紹信和相關證明材料到保險公司申請保險金。保險公司查閱這些證件時發現,投保人在投保時的年齡與戶籍登記的年齡不一致,保險單上的信息明顯不實。事實上,被保險人已經支付了67歲,超過了簡單人壽保險規定的最高年齡(65歲)。因此,保險公司以投保時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超過保險合同規定的年齡限制為由拒絕繳納保險費,并在扣除手續費后,將已繳納的保險費退還給單位。法院判決:本案中,保險公司拒付的理由充分,完全符合保險法的有關規定,自保險合同成立之日起未超過兩年。律師說:
被保險人的年齡是確定保險費率的重要依據,也是衡量危險程度和決定是否承保的依據。一般來說,年齡越大,風險越大。但在簽訂壽險合同時,很難逐一核實被保險人的實際年齡。因此,往往只有在發生保險事故或年金保險開始發放年金時,才對年齡進行核實。因此,難免會出現許多虛假年齡申報案件,有的是騙保,有的可能是被保險人的意外疏忽或過失造成的。但這顯然不利于保險公司控制風險。因此,《保險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規定的年齡限制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在扣除手續費后,向投保人退還保險費,但自合同成立之日起兩年以上的除外,“在這種情況下,虛假申報傅某年齡將直接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盡管虛假申報可能是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既然虛假年齡申報構成了對最大誠信原則的違反,我們為什么要規定兩年的終止期呢?因為在很多虛報年齡的案例中,很多都不是故意的。如果保險公司重視這一點,他們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故意放縱,而在發生事故時終止合同,又不支付賠償金,顯然是錯的,被保險人極不公平。有鑒于此,法律規定了期權期限(我國為2年),在此期間,保險公司有權選擇是否實施期權,但期限一過,保險公司就不能再以同樣的理由拒絕履行合同,好像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的存在并默許了一樣,這是不可能的在壽險合同中常被稱為不可抗辯條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保險公司有權因疏忽或其他原因終止保險合同,因此我們在購買保險合同時應使用真實信息。如果您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將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