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進入新時代以來,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人們的思維觀念發生巨大的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改變,人們的就業觀念發生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晚婚晚育的方式。因此,國家對晚婚晚育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那么,我國晚婚晚育的規定有哪些?
一、我國晚婚晚育的規定有哪些?
晚婚晚育年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而對于晚婚晚育,《婚姻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是由各地立法規定。在各地計劃生育條例中,一般規定比法定婚齡遲三周年以上初婚為晚婚,即女性滿二十三周歲和男性滿二十五周歲結婚就算晚婚。
而對于晚育,有些省份要求只要在23周歲以上生育就屬于晚育,有的省份要求在24周歲以上生育才屬于晚育。如《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比法定婚齡遲三周年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二十三周歲后懷孕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而《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七條規定:“鼓勵公民晚婚、晚育。男女雙方按法定婚齡推遲三年以上依法登記結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二十四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由于各地情況不同,對于晚婚晚育的規定可能有所出入,建議上網或到當地計生、法律部門查詢相關法律規定。
晚婚晚育政策曾經是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
實行晚婚晚育政策在人口控制方面有三個作用:
(1)縮短婦女的生育期,有利于減少生育量;
(2)拉長兩代人的間隔,相對減少同一時點生存的人口數目;
(3)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
生育要有計劃,但計劃也并非一成不變。從1980年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農村適當放寬生育兩孩的條件,然后是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的通過,再到今天的全面放開二孩,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一直在處于動態調整的“進行時”。隨著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放開二孩,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也不推行晚婚晚育政策。
晚婚晚育的現象是由于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改變。現時代的人們在受到各種文化的熏陶以及目前的生活狀態,人們的婚姻年齡,生育年齡都發生了推遲的現象。之前在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國家鼓勵晚婚晚育。但是就目前國家形式可以看出,國家對于晚婚晚育的鼓勵政策已經取消。
晚婚晚育產假申請書怎么寫
晚婚晚育產假多少天
2020最新晚婚晚育產假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