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8年4月,鄒某駕駛一輛無證兩輪摩托車在我縣206國道上行駛。過雙黃線時,他將對面行駛的謝某駕駛的重型半掛車(后掛車,均投保交通強制保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前部劃傷,造成鄒某受傷,兩輛車損毀。經交警部門兩次認定,鄒某負主要責任,謝某負次要責任。經查,該車系謝某分期向a公司購買,車輛登記車主也是a公司,2008年3月,拖車登記車主由a公司變更為B公司,謝某每月向a公司和B公司支付100元管理費,現鄒某起訴謝某,a公司和B公司向法院要求賠償。庭審中,保險公司辯稱,無證駕駛屬于免責協議。
[不同意]
無證駕駛人的傷害能從保險公司得到賠償嗎?一種意見認為,鄒某既是肇事者,也是受害人,無證駕駛存在過錯,因此只享受部分救助費用補償。另一種觀點認為,交通強制保險不同于第三人責任保險,應當適用于無過錯責任。作為受害人,鄒某是保險的救濟對象,應當依法得到賠償;同時,保險公司可以依法免除受害人的財產損失責任。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1。強制交通保險要求保險公司承擔無過錯責任。交通強制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被保險人以外的被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進行賠償的強制責任保險。交通強制保險不同于商業保險。其主要目的是確保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能夠得到基本的保護。從總體上看,保險費率是按照不盈不虧的原則審批的,具有社會福利的屬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和《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均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機動車第三人責任。這一點可以引申:無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交通強制保險的賠償,即在交通事故發生后,除受害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免責外,保險公司應當在責任限額內賠償受害人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無論機動車當事人是否有過錯,過錯大小。此外,中國保監會制定的《關于交通強制保險有關問題的函》和《關于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中“不具備駕駛資格”認定的函》與前兩部法律法規確立的無過錯責任原則不一致,所以它們不能被應用。第二,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免責協議不能對抗第三人。
在案件審理中,保險公司往往以與投保人簽訂的免責合同為抗辯理由拒絕賠償。在保險合同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九條規定,無證駕駛的,保險人應當在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先行支付搶救費用。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不承擔責任的,保險人應當在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先行賠付,不承擔責任。對于其他損失和費用,保險人不承擔預付款和賠償責任。因此,保險公司確實與投保人約定了無照駕駛免責協議。但上述保險公司的無過錯責任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違反這一規定的保險合同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時,《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應當在交通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先行支付救助費用,并有權向造成傷害的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證的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對道路交通事故給受害人造成的財產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條第一款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在責任限額內先行支付救助費用,并可以向造成損害的人追償,對財產損失作出免責規定,但對人身損害賠償不作免責規定。因此,保險公司不應對財產損失承擔責任,但仍應對受害人的人身損害承擔責任,并可在賠償后對事故責任人享有追索權。第三,鄒某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人,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雙方有過錯的,應當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本案中,鄒某作為尋釁滋事者,應當按照過錯比例對給謝某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責任;鄒某作為被害人,也應當按照過錯比例對給鄒某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責任。由于贛f73035重型半掛牽引車和贛f2583拖車均已投保交通事故保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鄒某的損失由保險公司提前承擔。由于鄒某被贛f73035重型半掛牽引車刮傷,贛f2583附加的保險責任是不可能的,B公司在事故中不承擔責任。根據謝某與保險公司簽訂的無證駕駛免責協議,保險公司無需承擔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只需承擔交通強制保險范圍內的人身損害賠償限額責任,超出部分由保險公司分擔謝某、鄒某按各自過錯比例承擔責任;同時,a公司對超出部分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鄒某雖然是肇事者,但也是受害者。鄒某作為受害人,屬于交通強制保險的賠償對象。鄒某有權要求保險公司承擔贛f73035重型半掛牽引車交通強制保險范圍內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強制執行結案了但沒結錢怎么辦
2021-03-09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對違法使用區塊鏈信息服務用戶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