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定解除合同是否仍需承擔賠償責任(《合同法》生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法定解除合同是否仍需賠償,視情況而定:
<1。協議解除合同,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當事人不得要求賠償。因不可抗力終止合同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不可抗力發生后,應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未采取補救措施的,應當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根本違約或者經催告不履行義務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僅在以后生效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對方因違約造成的損失;解除合同具有追溯力的,違約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事人應當支付受害方為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恢復原狀所發生的費用。有關法律規定:“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主張違約金繼續有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處理。”,《合同法》第九十八條規定,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清算條款的效力。第二,合同協商一致終止協議的依據是什么。雙方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具備時,有權解除合同的人可以解除合同。
本協議的解除不以解除權的存在為基礎,而是以雙方協商一致為前提。解除協議的程序必須遵循訂立合同的程序,即必須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換句話說,雙方必須就終止合同達成協議。協議的終止以雙方協商為基礎。當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協議。原合同在終止合同的協議解除后繼續有效。關于協議解除程序,在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以下兩個問題:。解除合同本身已經達成協議,但對被履行的部分是否恢復原狀或者返還、是否解除合同沒有約定。我們認為,合同解除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它既包括合同關系的解除,也包括合同關系存續期間合同的終止,部分和解已經履行。另一方面,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合同當事人的利益。如果沒有達成共識,就不能認為雙方已經達成了終止合同的協議。一方當事人提出解除合同后,另一方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不予答復的。終止合同是否構成違約?我們認為,為了避免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合同終止糾紛,不應承認違約自動導致協議終止。如果對這個問題采取肯定的回答,很可能嚴重損害交易效率,并會導致不利于保護無過錯當事人利益的局面。第三,最新資料(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57條【債權債務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1)債務已經履行;(二)債務相互抵銷;(三)債務人依法交存標的物;(四)債權人解除債務;(五)債權人與債務屬于同一人;(六)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合同終止,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將終止。以上是對“合同依法終止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回答根據不同情況,我們可以知道合同的合法終止是否還需要賠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土地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自動解除嗎
2020-12-15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無證房拆遷補償比有證房屋低很多怎么辦
2020-11-26房屋拆遷到底是怎么補貼的
2020-12-312020年農村征地拆遷,宅基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