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合同法》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依法成立的,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是房屋買賣的法律憑證。如有爭議,購房合同可以作為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并生效的,從其規定。第二,解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一般方式是雙方直接協商。在民法中,平等主體以自由平等的原則進行民事活動,也是解決不動產糾紛最常見的方式。如《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規定:“因嚴重質量問題影響房屋正常使用的,買受人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買賣合同糾紛導致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買受人或者開發商可以采用口頭、書面等形式直接與對方溝通,提出存在的問題,討論解決辦法。
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并向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一般來說,購房者和開發商相對處于劣勢,因此當糾紛出現時,購房者會多受一點損失。因此,當合同糾紛發生時,買方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并嘗試在他們之間進行調解,解決糾紛。
3。申請法律仲裁
如果這兩種方法都無效,你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是,申請仲裁的前提是雙方都有仲裁協議。發生爭議時,受害方可以根據購房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結果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4。法律行動是最后的辦法。購房者不能通過協商、調解甚至仲裁來解決糾紛,只能通過司法途徑,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問題,而必須以和解金額為目標。第三,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02條【合同生效時間】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審批等手續的,依照規定辦理。未辦理審批等手續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應當申請批準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終止適用前款規定,并經批準。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依法訂立購房合同的,取得房產證。房屋買賣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是房屋買賣的法律憑證。如有爭議,購房合同可以作為證據。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健康證明怎么寫,健康證明模板有哪些
2020-11-18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國有土地出讓土地增值稅怎么算
2020-12-26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1-23拆遷安置房戶主可以作主出賣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