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贈與的時效期限是多久(民法通則的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因房屋贈與發生糾紛的,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的時效期限是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房屋贈與發生糾紛之日起計算權利受到侵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第二,捐贈合同的法律特征。贈與合同雖然屬于單一自由合同,但仍需要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如果一方有贈與的意思,而另一方沒有接受贈與的意思,贈與合同就不能成立。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一方不愿意接受另一方禮物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贈與合同不成立。贈與合同是財產所有權轉移的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贈與受贈人,將財產所有權轉移給受贈人的合同。這是贈與合同和借貸合同的主要區別。捐贈合同是免費合同。一般來說,在捐贈合同中,只有捐贈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在取得捐贈財產時不需要向捐贈人支付相應的價款。這是贈與合同和有償合同的主要區別。贈與合同是單一合同。一般來說,贈與人只負責將自己的財產贈與受贈人,受贈人不負責任。在有義務的贈與中,贈與人有向受贈人支付財產的義務,受贈人按照約定承擔一定的義務,但受贈人承擔的義務與贈與人承擔的義務并不對應。三是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維權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三年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因贈與房屋發生糾紛的,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的期限為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