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糾紛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和解。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談判。你是民事糾紛的主體,你有全權處理糾紛。是否行使紀律處分權,何時行使紀律處分權,如何行使紀律處分權,都由你自己決定。第二,調解。你們可以委托村委會按照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進行信息溝通,設身處地、講真話,促進你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妥協,就糾紛的最終解決達成協議。第三,仲裁。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進行中間審判,并制作一定的法律文書解決糾紛的方法。仲裁屬于民間性質。仲裁的依據是當事人的協議。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在雙方同意的基礎上進行,否則,仲裁程序無法啟動。在正常情況下,仲裁庭的成員也由當事人選定。四是訴訟,即訴訟。與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綏靖、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相比,民事訴訟是一種典型的公共救濟形式。這種公共救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力。民事訴訟也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最有效、最不得已的手段。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原則要多管齊下。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是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根據當地近年來土地糾紛解決的統計數據,復雜的農村土地糾紛能夠得到較好的解決,這大多是農村兩級與上級土地管理、司法等相關部門合作的結果。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大量工作是在農村基層進行的。基層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是解決土地糾紛的基礎,往往能收到明顯效果。然而,由于土地糾紛來源于多個層面,僅靠基層的調解工作還遠遠不夠。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糾紛解決機制,實現農村土地糾紛的多管齊下、綜合解決。一是司法機關和鄉鎮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基層調解組織的業務指導,加強基層調解,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在調解農村土地糾紛中的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縣級土地仲裁機構,充分發揮土地仲裁機構的作用。三是加強司法部門對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的監督,體現司法公正,打擊土地糾紛違法行為,保護村民和村集體的合法權益。第四,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自覺守法、守法,使農民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切實防止各種土地矛盾糾紛的發生。有關法律、法規《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還規定:“農村和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私有土地、私有山丘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該法第九條還規定:“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轉讓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可見,農村私有土地不同于宅基地和承包地,但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私有土地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的必要補充,是讓農民利用剩余勞動力和勞動時間生產各種農副產品,改善生活條件。原來劃撥私人土地與承包土地的主要區別在于,私人土地不征收農業稅。當然,隨著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承包地農業稅也隨之取消。在法律性質上,農村私有土地等同于承包土地。區別在于,政府對農民承包的土地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包括對農民使用的宅基地頒發宅基地使用權證書。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農民使用的宅基地頒發任何證書。因此,一旦農民之間發生農村土地使用權糾紛,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就會導致雙重糾紛,只能尋求人民政府的權力確認。
基于此,鄰里之間的土地糾紛首先由雙方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好,可以找中間人協商,也可以由村委會調解。自行協商調解不好的,可以提請鄉人民政府解決。鄉鎮政府無力處理的,可以起訴法院解決。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如何解決鄰里之間的土地糾紛。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
2021-03-11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