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問題。業主委員會獨立法律主體資格的缺失帶來了諸多現實問題,不利于業主自治管理模式的發展。
據報道,某小區業委會對物業公司提高管理費不滿。會議決定對居住區實行自治,業主委員會將聘請物業主管、保安、保潔、設備維修、會計代理等必要人員。經過一年的運作,正如之前所想,物業費沒有上漲,剩下的錢也不少。實際運行證明,業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在現實中是完全可行的。但是,由于自治社區業主委員會的身份十分尷尬,存在著許多撲朔迷離的問題。比如,小區“自治”后,業委會無權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只簽訂簡單的聘用協議;停車費需要開具發票的,稅務部門拒絕提供“身份不一致”的發票,而且只能從其他物業公司購買發票,卻要多交續期費;在保管物業收入時,銀行不能開設專戶,只能以私人名義開立賬戶,而且資金的安全性也存在隱患。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業主委員會的性質和法律地位不明確,使得業主自治在運行中取得成效的同時,也遇到了諸多尷尬。我們認為業主委員會應當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根據民法通則和有關法律,民事活動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顯然,業主委員會不是自然人,當業主委員會接受業主授權在授權范圍內從事行為時,后果由業主承擔。同時,根據《物權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業主大會的設立和業主委員會的選舉給予指導和協助”,即不要求業主委員會登記備案。因此,業主委員會不符合法人的要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條的規定,其他組織是指依法設立,有一定組織和財產,但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關于業主委員會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爭議的焦點在于業主委員會是否具有獨立或相對獨立的財產。
我們認為業主委員會的活動費用是從業主支付的物業管理費中提取的。雖然業主委員會對這部分費用沒有所有權,但它只是業主共有財產的使用人和代理人。正如國有企業對其經營的物業不具有所有權,但享有法律主體地位一樣,業主委員會對物業管理收費具有獨立的權利,對物業管理收費的控制權和管理權應當成為法律主體。根據以上分析,業主委員會應當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現在的問題是,現行立法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意見和做法不一。因此,業主委員會應當通過修改法律,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來到律霸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不簽字嗎
2020-12-02如何分辨交通違法短信的真假
2021-02-21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