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建立勞動關系時,如果勞動者因病死亡,用人單位原則上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造成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傷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造成損害的一方沒有過錯,但一方在為對方利益或者共同利益進行活動過程中遭受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當雇員受傷而雇主拒絕賠償時,不要擔心。首先,你應該了解如何保護你的權利。首先,你應該確定損害的責任方。一般來說,勞動者在就業活動中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應當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
這里所說的從事就業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工作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勞動服務過程中受傷,雇主此時需要承擔責任。如果雇主不賠償,那是違法的。為了確定雇主對雇員在受雇期間所受損害的賠償責任,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受害者必須是雇員;
2。雇員必須受到損害;
3。雇員在受雇期間必須受到工傷事故的損害。如何確定“雇傭”的范圍是確定雇主對雇員的責任的關鍵問題。
我們認為,判斷員工在就業中是否受害,主要取決于員工受害與就業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員工所從事的工作的性質,即員工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是他應該做的。這主要是考察員工的活動與就業之間的相關性;
第二是員工受傷的時間,即員工在就業期間是否受傷。這里的就業時間不一定限定在工作時間內,也可以在工作時間以外,只要員工的工作與就業有關;
第三個是員工受害的地方,即發生損害時員工是否應該出現的地方。這主要是考察損害發生地與就業的關系,不限于勞動者完成就業的地點。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建立勞動關系時,如果勞動者因病死亡,用人單位原則上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勞動合同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2-20從犯是初犯怎么判
2020-12-02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