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支付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確定。如果沒有底薪,并不違反法律規定。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造成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傷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二是雇傭關系的特點。雇傭關系主體的雙方是平等的,沒有從屬關系。主體范圍很廣。雙方可以是自然人,一方可以是自然人,另一方可以是單位,雙方都是自然人。勞動關系主體之間普遍平等。勞動關系的產生、變化、消滅以及勞動合同的履行,由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自由協商確定。雙方之間沒有從屬關系。比如,為了清理廠區的草場,某鋼鐵企業臨時招聘了5名農民工,日薪100元,每天工作8小時。一位農民在工地上被推土機炸傷致殘。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工人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服從用人單位的指揮和監督,但他沒有成為單位的一員,也不必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他們之間沒有行政上的從屬關系。因此,他們形成的是雇傭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
2。雇傭關系具有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雙重屬性。在雇傭關系中,勞動者出賣勞動力,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具有財產屬性。雇傭關系的財產關系應區別于以勞動成果交付為內容的合同關系。雇傭關系也具有人際關系的性質。在勞動關系中,未經用人單位同意,用人單位不得將勞動請求權轉讓給他人;同樣,未經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不得讓他人代為提供服務,這是由勞動力直接依附于勞動者而不可分割的性質決定的。雇傭關系較少受到國家的干預,更強調意思自治,體現了契約自由原則。我國《勞動合同法》主要對勞動關系進行規范,對勞動關系的規范是有限的。雇傭關系主要受民法的規制,且具有一般性。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支付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確定。如果沒有底薪,并不違反法律規定。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錢未借到先扣利息,借款數額怎么確定
2021-02-20民事案件移送管轄審限
2021-02-06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