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除勞動合同能否獲得經濟補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取決于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非法終止的,應當給予經濟補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5)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6)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勞動合同的法律特征。這是法律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用人單位只有擁有或者使用一定的生產資料,雇傭勞動者,才能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勞動者通過訂立合同,提供一定數量的勞動,從而獲得勞動報酬。因此,勞動合同雙方既不能是勞動者,也不能是用人單位。勞動合同雙方在身份上具有從屬關系。勞動合同簽訂后,勞動者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協議成為用人單位的職工,按照合同承擔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勞動合同是正式合同。正式合同是指合同必須采用特定的形式,一般采用書面形式。區分本質合同與非本質合同的法律意義在于,本質合同如果屬于本質合同,就必須采用書面合同的形式。沒有這種形式要件,合同就不能成立和生效。勞動合同是建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勞動關系的重要協議。國家規定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結論。因此,不以書面形式建立勞動關系的,就不能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勞動合同是一種允諾合同。根據合同是否以交付標的物為基礎,可以分為本票合同和實際合同。允諾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不交付標的物就可以成立合同的合同;實際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除約定外必須交付標的物的合同。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都屬于允諾合同,標的物的交付不是合同成立的前提。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解除勞動合同能否獲得經濟補償”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應當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為依據。如果被非法終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