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是什么?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需要確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民事行為的一般生效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定資格。法律不僅要求民事法律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而且要求行為能力與行為人之間的“對應關系”。公民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獲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根據公民年齡和智力狀況的不同,將公民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類型。行為人只有心智健全,才能進行相應的民事活動。這一條件主要是為了保護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的利益。就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單獨進行法律行為,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年齡、智力和心理健康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一般來說,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但兩者都可以進行純利益性活動;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其民事權利能力相一致,民事行為能力不能超過法律規定的經營范圍或公司章程。因此,法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在生產經營范圍內經批準登記。此外,法人只有從事其存在所必需的法律行為的權利。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意志的表達是真實的,即行為人的內心意志是由行為人的意愿產生的,與所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一般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要求:一是意志表達的自由,不是在他人的欺詐和脅迫下違背自己內心意志的行為;二是意志表達的自由;二是意義的正確表達應該是自己真實意圖的反映,而不是因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重大誤解等原因。但是,表達意義與效果意義之間可能存在不一致,即表達意義存在缺陷。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為屬于依法應當宣告無效或者撤銷的情形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民事法律行為合法性的本質要求。所謂不違法,是指意思表示的內容不得與法律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范相沖突,不得濫用法律的授權或任意規定規避法律;這里所說的法律,不僅包括國家頒布的各種法律法規,各級政權機關發布的決議、命令和條例,以及現行的國家政策。例如,不允許買賣禁止流通的商品。所謂社會公共利益是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利益,包括社會經濟秩序、政治穩定和道德風尚。不侵犯社會公共利益,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必須符合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2民事法律行為的特殊生效條件在特殊情況下,民事行為應當具備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特殊生效條件,才能產生法律效力。例如,立遺囑的行為只有在立遺囑人死亡時才能生效。同時,法律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形式要求。民事行為的成立不同于生效要件。任何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上述生效條件,才能生效,并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對民事行為的有效要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希望通過以上幾部分整理出的有關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條件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或特殊,小編建議你到珞巴網上咨詢律師,律師會給你提供更專業的答案。祝你生活愉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索賠
2021-01-02未結算怎么舉證完全履行合同
2020-12-07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