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何時可以使用?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情形主要有四種:一是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是轉移財產、提取資金逃避債務;三是喪失商業信譽;四是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或者可能會迷路。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上的一種抗辯權。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是指當雙方當事人對對方負有責任并有履行順序,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已經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時,中止履行雙向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合同欺詐,督促對方履行義務。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條件是:(1)因同一雙邊合同,雙方債務相互承擔責任,且存在對價關系。(2) 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債務達到清償期限的。履約期間未屆滿的,第一履約方只能暫時中止履約準備,不得停止履約。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重合同屬于不同的時間履行。指雙方履行義務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3) 在第一方有確鑿證據證明后,履約方的履約能力顯著降低,確實存在不能作為付款處理的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約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約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一方當事人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如下:1。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提取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商譽喪失;③債務人在提供服務或者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喪失工作能力;④特定標的物在支付特定標的物的債務中喪失。
2。履約方履約能力的喪失或可能喪失發生在合同成立后。三。第一方承擔舉證責任。第一履約方主張不安抗辯權的,應當有對方當事人已經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義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主觀臆測。否則,他們將承擔違約責任,由于擅自中止履行合同,使他們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有確鑿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提取資金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一方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另一方當事人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履行中止后,對方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不恢復履行能力,又不提供相應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由上可知,不安抗辯權可以在四種情形下行使:一是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是轉移財產、提取資金逃避債務;三是喪失商譽;四是:,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情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方提出退婚需要退紅包錢嗎
2020-12-22律師刑事辯護與代理
2020-12-26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