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規定:《合同法》第四十七條【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批準后生效。但是,純利益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心理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不受當事人認可的法定代理人的約束。
對方可在一個月內督促法定代表人批準。法定代表人不代表的,視為拒絕承認。合同成立前,善意相對人有權解除合同。取消應通知。《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145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粹有益的或者與其年齡、智力、心理健康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經其法定代表人批準,確認有效。
對方當事人可以催告法定代表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予以承認。法定代表人不代表的,視為拒絕承認。民事法律行為未經承認,善意相對人有權撤銷。取消應通知。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表人批準后生效,但純給付合同或者根據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訂立的合同,不需要法定代表人批準。對方當事人可以催告法定代表人在一個月內批準。法定代表人不代表的,視為拒絕承認。合同成立前,善意相對人有權解除合同。取消應通知。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不影響善意取得制度規定的善意買受人取得的權利。因債權人拒絕承認而宣告合同無效,財產已經交付的,受讓人善意取得動產的,應當依法取得動產所有權。如果交付的是不動產,不動產權屬的變更應當登記,因此不存在善意取得的問題。如果未經授權的代理人簽署的合同未經本人批準,代理人行為的后果將不會發生在本人身上。但是,如果無權代理人的行為具有一般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代理行為仍具有一般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無權代理人本人作為當事人承擔法律后果。知識擴展:具有不確定影響的合同類型1。無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訂立一些與其年齡相適應的輕微的日常生活合同,但其他合同必須由其法定代表人訂立。一般來說,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除日常生活瑣事外,必須經法定代表人事先許可或者事后認可,方能生效。
在上一節中,我們介紹了效力待定合同的類型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后果。我希望你能對效力未定的合同的內容有更好的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車撞狗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4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