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證據有哪些規定?行政訴訟證據的證明對象主要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是行政訴訟證明活動的中心。行政訴訟中的許多證據制度,特別是舉證責任制度,都是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基礎的。證明對象對整個證據制度的構建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直接反映了司法程序的中心任務。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不同,行政訴訟的中心任務是對被起訴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因此,行政訴訟證明的主要任務是證明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查明具體行政行為被起訴的相關事實,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2) 行政訴訟證據的證據能力和證據力必須經過法院的核實。人民法院作出合法有效裁決的前提是核實證據。當事人也向法院提交行政訴訟證據,但該證據在法律上不具有預決效力,只有經法院核實,才能作為判決依據。根據證據法原則,法院能夠認定并最終作為判決依據的證據的特征如下:
1。即最終證據必須由法律主體通過法定程序和法定手段取得,并符合法定形式;
2。客觀性。也就是說,最終的證據必須是真實的情況,而不取決于人們的意愿。就行政訴訟證據而言,這種真實情況是指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事實和規范性文件;
3。也就是說,最終證據必須與案件事實、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以及行為所依據的事實和規范性文件有關。結論性證據是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的依據,其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人民法院判決的客觀性和準確性。行政訴訟證據的上述三個特征實際上包含了行政法和程序法的特征。行政訴訟證明責任制度的構建必須體現行政訴訟證據的特征。第三,行政訴訟證據來源的具體化。行政訴訟證據主要來源于行政程序,主要由行政主體提供。在具體行政行為的實施過程中,行政主體應當在充分掌握證據、查明真相的基礎上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即行政主體必須遵循先取證后裁決的原則。今天,程序與實體并重,這是行政法治的內在要求。這就決定了行政主體向法院提交的證據應當在作出裁定前取得,以便在發生訴訟時如實向法院提供。原告在訴訟程序中有權反駁被告關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證據,但原告作為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使其難以從主導行政主體那里獲取證據。因此,行政訴訟證據應當由被告行政主體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供,被告提供的證據必須取自行政訴訟程序(《行政檔案排除規則》)。先取證后裁決的行政程序規則決定了行政訴訟證據來源的特殊性。這與刑事和民事訴訟中的證據來源不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